儿童绘画启蒙教学技巧
激发兴趣是关键
儿童天生对世界充满好奇,绘画是他们表达内心感受和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在教学初期,要着重激发孩子对绘画的兴趣。
- 展示优秀作品:向孩子们展示各种风格、主题的儿童绘画佳作,如色彩鲜艳的卡通画、富有想象力的幻想画等,让他们欣赏画作中独特的创意、绚丽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从而产生“我也要画得这么棒”的想法,展示《星空》这类充满奇幻色彩的画作,引导孩子感受画面所传达的神秘与美好,激发他们对绘画创作的向往。
- 结合生活实际:将绘画与孩子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他们画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宠物或者一次难忘的家庭出游场景,当孩子发现绘画可以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时,会更愿意主动参与,组织一次户外写生活动,让孩子画公园里的花草树木、游乐设施,他们在亲身感受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会对绘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 趣味绘画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让绘画变得有趣,猜猜我画的是什么”游戏,老师先画出物体的局部,让孩子猜测并补充完整;或者进行“接力画画”,每个孩子在画纸上画一部分,下一个孩子接着画,最后组成一幅完整的画作,这样的游戏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绘画的乐趣。
营造宽松自由的绘画环境
- 提供丰富材料:为孩子准备各种各样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如不同粗细的画笔、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颜料、画纸(包括普通白纸、卡纸、宣纸等)以及一些辅助材料如贴纸、彩泥等,丰富的材料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创作选择,满足他们不同的创作需求和创意表达,孩子想画一幅有立体感的画,就可以使用彩泥来塑造物体;如果想营造柔和的氛围,水彩颜料则是很好的选择。
- 鼓励自由表达:不要给孩子过多的限制和框框,让他们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无论孩子画得是否符合现实逻辑或成人的审美标准,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孩子把太阳画成绿色,树木画成红色,不要急于纠正,而是询问他们这样画的原因,也许背后有一个奇妙的故事,这种宽松的环境可以让孩子敢于尝试新的表现形式和色彩搭配,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 尊重创作过程:在孩子绘画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画得像不像,而要关注他们的创作思路和情感表达,避免频繁打断孩子,让他们能够沉浸在自己的绘画世界中,当孩子专注于一幅画时,老师可以在旁默默观察,等孩子完成后再一起讨论画面的内容和想法,这样可以保护孩子的创作热情和专注力。
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
(一)基础形状认知(如下表)
形状 | 教学方法 | 示例 |
---|---|---|
圆形 | 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举例,如球、盘子等,让孩子观察并感受圆形的特点,然后在纸上示范画圆形,让孩子模仿练习。 | 画一个大大的圆形,告诉孩子这是太阳的轮廓,再在圆形上添加眼睛、嘴巴等,变成一个简单的太阳简笔画。 |
方形 | 展示方形的物体,如盒子、窗户等,引导孩子观察方形的四条边和四个角,接着在纸上画出方形,并让孩子跟着画,同时可以变化方形的大小和方向,增加趣味性。 | 画一个方形的房子主体,再让孩子添加门窗等细节,组成一幅简单的房子画。 |
三角形 | 指着三角形的物体,如屋顶、三角形旗帜等,向孩子讲解三角形的特征,在纸上画出三角形,让孩子模仿,并尝试组合不同的三角形,看看能组成什么新的图形。 | 用两个三角形组成一棵简单的树,让孩子在此基础上添加其他元素,如草地、花朵等。 |
(二)色彩初体验
- 认识颜色:先从三原色(红、黄、蓝)开始教起,通过色彩卡片、彩色物品让孩子们直观地认识这些基本颜色,然后逐渐引入三间色(橙、绿、紫),讲解两种原色调和可以得到间色的原理,将红色和黄色颜料混合,得到橙色,让孩子实际操作感受色彩的变化。
- 色彩情感与搭配:不同的颜色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红色通常代表热情、活力,蓝色象征冷静、深沉等,通过欣赏一些以色彩表现情感的画作,引导孩子理解色彩的情感内涵,简单介绍色彩搭配知识,如对比色(红与绿、黄与蓝、黑与白)搭配可以使画面鲜明活泼,同类色搭配则给人和谐统一的感觉,让孩子在实践中尝试不同的色彩组合,观察效果。
(三)简单构图与主题创作
- 构图原理:教孩子一些基本的构图方法,如对称构图、三分法构图等,以简单的画面为例,比如画一朵花,将花放在画面中心位置是对称构图;而把花放在画面的三分之一处,其他部分留白或添加背景元素,就是三分法构图,通过对比不同构图方式的画面效果,让孩子明白构图对一幅画的重要性。
- 主题创作引导: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确定一些简单的绘画主题,如“我的家”“快乐的一天”“我喜欢的小动物”等,在创作前,和孩子一起讨论主题相关的元素和情节,帮助他们构思画面内容,对于“我的家”这个主题,引导孩子思考家里有哪些房间、家具,家人都在做什么等,然后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在孩子创作过程中,鼓励他们大胆添加细节,使画面更加丰富生动。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 1:孩子总是画得很乱,怎么办? 解答:如果孩子画得比较乱,可能是他还在探索阶段,对画面的掌控能力较弱,可以先从简单的形状和线条练习开始,帮助他建立基本的绘画秩序感,让孩子用直线和曲线组合成简单的图案,或者沿着一定的轮廓线描画,在孩子绘画后,和他一起欣赏作品,指出其中有趣的地方,而不是过分强调混乱的部分,逐渐引导他向更有序的绘画方向发展。
问题 2:孩子对绘画不感兴趣,如何提高? 解答:尝试多种激发兴趣的方法,可以带孩子去美术馆、画廊参观,让他们感受艺术的氛围;或者观看一些优秀的动画电影,其中精美的画面可能会吸引孩子对绘画的注意,也可以改变绘画的形式,比如用绘画来讲故事,或者进行亲子绘画比赛,通过竞争和互动的方式提高孩子的积极性,了解孩子不喜欢绘画的原因,如果是觉得太难,就降低难度,从更简单的内容入手。
问题 3:如何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 解答: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要以鼓励为主,关注孩子的创意和努力,表扬他们在画面中表现出的独特想法和尝试运用的新技巧。“你用这个颜色来画天空,很有创意,让画面看起来很特别。”可以从绘画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评价,如线条的流畅性、色彩的搭配、形状的表现等,但要注意用温和、建设性的语言。“这里的线条如果再画得直一点,可能会更好看哦。”避免简单地说“好”或“不好”,而是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作品被重视和认可,同时也知道自己可以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