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夏令营优秀营员评选标准
学术表现(40%)
(一)学习成绩(20%)
- 本科前三年综合成绩排名:参考学生所在高校教务部门出具的成绩排名证明,排名在专业前 10%者可得满分 20 分;排名在专业前 11 - 30%者,按照线性比例计算得分,例如排名第 15%的得分为(30% - 10%)/(30% - 10%)×20 = 16 分;排名在专业 31 - 50%者,得分为 10 分;排名在专业 51%及以后者,根据实际表现酌情给分,最高不超过 6 分。
- 核心课程成绩:选取专业核心课程,如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大学物理等(根据不同专业而定),计算平均分,平均分在 90 分及以上者可得 10 分;80 - 89 分者得 8 分;70 - 79 分者得 6 分;60 - 69 分者得 4 分;60 分以下者得 2 分。
成绩区间 | 得分 |
---|---|
90 分及以上 | 10 分 |
80 - 89 分 | 8 分 |
70 - 79 分 | 6 分 |
60 - 69 分 | 4 分 |
60 分以下 | 2 分 |
(二)科研潜力(15%)
- 科研成果:若有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在权威期刊(如 SCI 一区、EI 核心等)发表一篇得 10 分;在一般核心期刊发表一篇得 6 分;在普通省级期刊发表一篇得 3 分,若有参与的科研项目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如获得专利授权(发明专利排名第一得 8 分,排名靠后酌情给分;实用新型专利排名第一得 5 分),或在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荣誉(与科研相关,排名第一得 6 分,排名靠后酌情给分)等,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分数。
- 科研经历陈述与答辩:在夏令营期间设置科研经历陈述环节,要求学生清晰阐述自己的科研思路、方法、过程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评委根据陈述内容的完整性、逻辑性、创新性以及表达能力进行打分,满分 5 分。
(三)英语水平(5%)
- 英语考试成绩:提供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或其他认可的英语考试成绩(如雅思、托福等),六级成绩在 550 分及以上者可得 5 分;425 - 549 分者得 3 分;通过四级但未达到六级 425 分者得 1 分,若有雅思成绩 7 分及以上或托福成绩 100 分及以上者,可直接得 5 分。
- 英语口语与听力测试:在夏令营中安排英语面试环节,考察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面试官根据学生的发音准确性、语言流畅度、回答完整性等方面进行打分,满分 5 分。
综合素质(30%)
(一)思想政治表现(5%)
- 政治立场与态度: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无违法违纪行为者可得满分 5 分,若存在违反校规校纪等情况,视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 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有相关证明材料且表现突出者可得 3 - 5 分;有一定参与但表现一般者得 1 - 2 分;无相关经历者得 0 分。
(二)团队协作能力(10%)
- 小组项目表现:在夏令营期间组织小组项目活动,观察学生在团队中的角色担当、沟通协作能力、任务完成情况等,能够积极承担团队任务,有效协调团队成员关系,推动项目顺利进行且成果显著者可得 8 - 10 分;能较好地参与团队协作,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但对团队整体贡献一般者得 5 - 7 分;团队协作能力较差,影响项目进展者得 1 - 4 分。
- 团队互评:组织小组成员互相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合作意愿、沟通能力、责任心等方面,根据互评结果综合打分,满分 5 分。
(三)沟通能力与表达能力(10%)
- 个人陈述:在夏令营面试环节,要求学生进行个人陈述,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习经历、科研兴趣、未来规划等内容,评委根据陈述内容的逻辑性、条理性、吸引力以及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准确性进行打分,满分 5 分。
- 现场问答: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提出各种问题,考察学生的反应能力、思维敏捷性以及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能够准确理解问题意图,迅速给出合理、清晰、有深度的回答者可得 5 - 8 分;回答基本正确但不够深入或条理不够清晰者得 3 - 4 分;回答错误较多或表达混乱者得 0 - 2 分。
(四)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5%)
- 创新思维测试:通过一些创新思维题目或案例分析,考察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独特思路,根据答题情况给予相应分数,满分 3 分。
- 实践操作考核:针对专业特点设置实践操作环节,如实验设计、程序编写、模型制作等,观察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操作规范程度以及能否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践操作熟练、成果优秀者可得 2 - 5 分;能完成基本操作但存在一些问题者得 1 分;实践操作能力差者得 0 分。
夏令营表现(30%)
(一)考勤情况(5%)
- 出勤率:全程参加夏令营各项活动,无迟到、早退、旷课现象者可得满分 5 分,每迟到或早退一次扣 1 分;旷课一次扣 2 分,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缺勤且事先请假并得到批准者,不扣分。
(二)学习态度与参与度(10%)
- 课堂表现:在夏令营的课程学习、讲座听讲过程中,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参与互动讨论者可得 8 - 10 分;能较好地跟随教学进度,偶尔参与互动者得 5 - 7 分;课堂表现消极,很少参与互动者得 1 - 4 分。
- 作业完成情况:认真按时完成夏令营布置的各项作业,作业质量高,有独立思考和深入分析者可得满分 10 分;作业基本完成但质量一般,存在一些错误或抄袭现象者得 5 - 7 分;作业完成情况差,大量抄袭或未完成作业者得 0 - 4 分。
(三)综合素质拓展活动表现(10%)
- 活动参与积极性:在夏令营组织的各类综合素质拓展活动(如文艺比赛、体育竞赛、团队游戏等)中,积极参与,热情高涨,能够带动其他同学参与活动者可得 8 - 10 分;能正常参与活动,但表现不够突出者得 5 - 7 分;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敷衍了事者得 1 - 4 分。
- 活动中的团队精神与领导能力:在活动中展现出良好的团队精神,能够与团队成员友好合作,共同为团队目标努力,若在活动中担任领导角色,有效地组织团队成员,制定策略并带领团队取得较好成绩者,可额外加 2 - 5 分;若能较好地协助团队领导,发挥积极作用者,可加 1 - 2 分。
(四)导师评价(5%)
- 专业契合度:导师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研究兴趣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的匹配程度进行评价,非常契合且有明确研究思路和计划者可得 4 - 5 分;有一定契合度,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者得 2 - 3 分;契合度较低者得 0 - 1 分。
- 发展潜力评估:导师综合学生在夏令营期间的整体表现,对其未来的学术发展潜力进行评估,认为学生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有望在研究生阶段取得优异成绩者可得 4 - 5 分;有一定潜力但需要较多指导和磨练者得 2 - 3 分;发展潜力不明显者得 0 - 1 分。
评选时,将按照上述各项标准的权重计算总分,从高到低确定优秀营员名单,总分相同者,按照学术表现、综合素质、夏令营表现的顺序依次比较单项得分,择优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