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标准

思想道德素质
评价维度 |
评价要素 |
优秀(5 分) |
良好(4 分) |
合格(3 分) |
待改进(2 分及以下) |
爱国情怀 |
热爱祖国,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了解国家重大节日和历史事件,有民族自豪感。 |
主动参加升旗仪式,严肃庄重,能讲述多个爱国英雄事迹,积极参与爱国主义主题活动,如参观历史博物馆后能写出深刻感悟。 |
按时参加升旗仪式,基本能做到尊重国旗国徽,知晓一些爱国故事,在主题活动中表现较为积极。 |
能参加升旗仪式,对爱国故事和国家大事有一定了解,但在活动中参与度一般。 |
升旗仪式不认真,对爱国知识知之甚少,很少参与相关活动。 |
品德修养 |
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有较强的是非观念。 |
从未说谎,经常使用礼貌用语,主动帮助他人,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能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 |
偶尔说谎但能及时改正,多数时候有礼貌,能尊重他人意见,基本遵守社会公德,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 |
有时会出现不诚实行为,礼貌方面有待加强,对他人尊重不够,在公共场合有少量违规行为,是非观念较模糊。 |
经常说谎,待人不礼貌,不尊重他人,违反社会公德,是非不分。 |
社会责任 |
关心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团队合作精神,愿意为集体和社会贡献力量。 |
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在团队中发挥重要作用,积极组织或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如定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 |
乐于参加集体活动,能在团队中承担一定任务,偶尔参与社区服务活动。 |
能参加集体活动,但主动性不足,在团队中表现平平,很少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
对集体活动消极对待,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从不参与社会公益事务。 |
学业水平
评价维度 |
评价要素 |
优秀(5 分) |
良好(4 分) |
合格(3 分) |
待改进(2 分及以下) |
学习态度 |
学习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学习,勤奋刻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
课上积极思考,主动提问,课后广泛阅读相关书籍,认真完成作业,有自主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 |
对学习较有兴趣,能主动完成学习任务,作业较认真,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 |
学习态度一般,需要老师和家长督促才学习,作业能完成但质量不高,缺乏学习计划。 |
对学习不感兴趣,经常逃避学习任务,作业敷衍了事或经常拖欠。 |
学业成绩 |
各学科基础知识扎实,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成绩优异。 |
在考试中成绩名列前茅,能举一反三,对知识有深入理解,在实际生活和综合实践中能运用所学知识。 |
掌握基本知识,能完成一般难度的题目,成绩处于中等水平,有一定的知识运用能力。 |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成绩波动较大,在知识运用方面存在困难。 |
基础知识薄弱,考试成绩较差,难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
学习进步 |
与自身相比,在学习态度、成绩等方面有明显进步,能不断超越自我。 |
从学习积极性到成绩排名都有大幅提升,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有明显的成长和突破。 |
有一定的进步,如学习态度有所转变,成绩有小幅度提高,在某些学科上有进步亮点。 |
进步不明显,学习状态和成绩基本持平,没有明显的自我提升。 |
成绩不进反退,学习态度越来越消极,没有进步表现。 |
身心健康
评价维度 |
评价要素 |
优秀(5 分) |
良好(4 分) |
合格(3 分) |
待改进(2 分及以下) |
身体素质 |
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耐力和力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成绩优秀。 |
在体育课程和运动会中表现出色,能轻松完成各项体育测试,如跑步速度快、跳远距离远,坚持每天锻炼。 |
能正常参与体育活动,体育测试成绩合格,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和锻炼习惯。 |
身体素质一般,体育测试成绩勉强及格,锻炼不规律。 |
身体虚弱,体育测试成绩差,很少参加体育活动。 |
心理健康 |
情绪稳定,积极向上,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应对挫折和压力。 |
乐观开朗,与同学、老师和家长关系融洽,遇到困难能自我调节情绪,迅速恢复状态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
心态较平和,能与他人友好相处,在挫折面前能保持基本冷静,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
情绪有时不稳定,人际关系一般,面对挫折时容易出现焦虑、沮丧等情绪,恢复时间较长。 |
情绪波动大,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无法有效调节情绪。 |
艺术素养
评价维度 |
评价要素 |
优秀(5 分) |
良好(4 分) |
合格(3 分) |
待改进(2 分及以下) |
音乐表现 |
喜爱音乐,有良好的节奏感和音准,能熟练演唱歌曲或演奏乐器。 |
能准确演唱高难度歌曲,节奏感强,对音乐有独特的理解和表现力,积极参加学校音乐活动并获奖。 |
会演唱一些歌曲,节奏感和音准较好,能参与音乐表演活动。 |
能唱简单歌曲,节奏感和音准一般,在音乐活动中表现不突出。 |
唱歌跑调,节奏混乱,很少参与音乐相关活动。 |
美术素养 |
对绘画、手工等美术形式有兴趣,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
绘画作品构思巧妙、色彩搭配协调,能独立完成大型手工制作,在学校美术展览中多次展出作品。 |
能完成基本的绘画和手工任务,作品有一定创意,对美术作品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
绘画和手工水平一般,作品缺乏创意,对美术欣赏仅限于表面。 |
绘画和手工能力差,对美术毫无兴趣,不理解美术作品内涵。 |
实践能力
评价维度 |
评价要素 |
优秀(5 分) |
良好(4 分) |
合格(3 分) |
待改进(2 分及以下) |
动手操作 |
能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操作,如制作模型、种植植物等。 |
制作的模型精细、功能完整,种植的植物生长旺盛,能独立完成复杂的手工制作和实验操作。 |
能完成一般的动手任务,如简单模型制作、植物种植初步工作,操作过程较熟练。 |
在他人指导下能进行一些基本的动手实践,操作不够熟练。 |
几乎不能独立完成任何动手操作任务,对工具和材料的使用不熟悉。 |
社会实践 |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较强的社会交往和问题解决能力。 |
在社会实践中能主动与陌生人交流,顺利完成实践任务,如成功组织一次社区环保宣传活动,能有效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
能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有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 |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较少,在活动中表现被动,解决问题能力较弱。 |
从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模拟实践场景中也表现出无助和迷茫。 |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 1:如何评价一个在学业成绩方面不太突出,但在社会实践和艺术素养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
答:这样的学生虽然学业成绩可能未达到传统意义上的优秀标准,但他们在社会实践和艺术素养方面的突出表现同样体现了较高的综合素质,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多元发展,社会实践能力展示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交往和适应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艺术素养则反映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对于这类学生,可以在评价中强调其在优势领域的表现,肯定他们的特长和努力方向,同时鼓励他们在学业上不断进步,实现全面发展。
问题 2:如果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不稳定,例如有时在体育活动中积极参与且表现出色,但有时又很消极,如何评价其身体素质维度?
答:对于这种表现不稳定的情况,评价时应综合考虑一段时间内的整体表现,可以查看该学生在多数体育课程、活动和测试中的平均表现水平,如果大部分时间表现良好,只是偶尔出现消极情况,可适当给予良好或合格的评价,并在评价中指出其不稳定的因素,鼓励学生保持积极的运动态度和参与度,若消极情况占比较多,则需要进一步了解原因,可能是兴趣转移、遇到困难等,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评价等级并向学生提出改进建议,如“你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但需要增强参与体育活动的持续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