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大学“攀比风气”困扰
认识攀比风气的本质
在大学校园里,攀比风气时有出现,它往往源于多种因素,从心理层面看,部分同学可能是出于自卑心理,试图通过炫耀物质来获取他人的认可与尊重,从而弥补内心自我价值感的缺失;还有些同学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看到别人拥有某些东西,便不自觉地想要跟上,以融入特定的社交圈子,从社会文化角度而言,消费主义思潮的盛行以及一些社交媒体对奢侈品、高端生活的过度渲染,也让攀比之风在校园里有了滋生的土壤。
有些同学看到室友换了新款的名牌手机,就觉得自己不能用普通手机,不然会被别人看不起,于是省吃俭用或者向家里要钱去购买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手机,这就是典型的受攀比心理驱使的行为。
调整自身心态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要明确物质并不是衡量个人价值和幸福的唯一标准,大学是一个追求知识、提升自我、拓展人脉和探索兴趣爱好的地方,我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业进步上,比如制定每学期的学习目标,争取在专业课程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奖学金;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像加入书法社、文学社等,在社团中发挥自己的特长,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这些方面获取成就感和满足感,而非仅仅关注物质的攀比。
正确价值观导向 | 具体行为示例 |
---|---|
重视学业成就 | 每天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参加学术讲座,与老师同学探讨专业问题,努力提高绩点。 |
追求个人兴趣发展 | 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绘画、摄影等技能,参加相关比赛,用作品展现自己的才华。 |
注重品德修养 | 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关心帮助他人,在校园里树立良好的口碑。 |
(二)培养平和的心态
学会欣赏自己的生活状态,接受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现有的物质条件,当看到别人有昂贵的物品时,不要产生嫉妒或者自卑的情绪,而是以一种平常心看待,可以试着进行自我肯定,每天对着镜子告诉自己“我有自己的闪光点,我的价值不取决于物质”,培养感恩之心,感谢父母为自己的教育所提供的支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无论是简陋的宿舍还是普通的衣物,都能从中找到让自己舒适的点。
理性对待社交
(一)选择合适的社交圈子
远离那些过度攀比、虚荣浮夸的社交群体,寻找和自己价值观相符、积极向上的朋友,比如参加一些以学术交流、公益活动为主的社团组织,在这些团体中结识的朋友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交流和共同成长,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读书分享会、学术竞赛团队等活动,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与他们建立深厚而健康的友谊。
(二)在社交中坚守自我
当不可避免地参与到一些有攀比倾向的社交场合时,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在宿舍里如果大家开始讨论谁的衣服更贵、谁的化妆品更好,你可以巧妙地转移话题,谈论一些有趣的电影、旅游经历或者学习方法等,不要被他人的言语轻易影响,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生活,如果别人因为你的低调或者朴素而嘲笑你,不要生气,用幽默或者理性的回应让他们明白你的坚持,比如笑着说“我觉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且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呢,可没时间在这上面费心思”。
合理规划经济
(一)制定预算
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制定每月的生活费用预算,将必要的开支如伙食费、学习用品费等列出,并合理分配娱乐、社交等方面的费用,避免因盲目攀比而超支,导致自己陷入经济困境或者给家庭带来不必要的负担,每月设定 50 元的娱乐预算,用于看电影或者买一些小零食,这样在面对同学邀请去高档场所消费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做出合理的选择。
(二)寻找性价比之选
在满足生活需求的同时,注重寻找性价比高的商品和服务,购买衣物时,可以关注一些平价但质量不错的品牌,或者在换季打折时选购;在选择电子产品时,不一定非要追求最新款,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需求,选择性能稳定、价格合适的型号,利用学校周边的资源,如便宜的小吃摊、二手书店等,既能节省开支,又能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
积极影响他人
作为校园的一份子,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身边的同学,改善攀比风气,当听到有同学在抱怨自己的东西不够好或者想要和别人攀比时,可以耐心地和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念,告诉他们物质攀比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注重内在提升的重要性,可以组织宿舍或班级的小活动,以“简约生活,丰富内心”为主题,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低成本但有意义的生活经历,让更多的同学认识到攀比并非大学生活的全部,从而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