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凌是一个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和成长的问题,帮助孩子应对校园欺凌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详细的方法: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 营造开放氛围
- 家庭和学校都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开放、信任的沟通环境,在家里,家长要让孩子感受到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毫无顾忌地和家人说,每天安排专门的时间和孩子聊天,问问他们在学校的情况,不仅仅是学习方面,还包括和同学的关系等。
- 在学校,老师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反馈校园中的问题,可以在班级里设立意见箱,或者定期开展班会,让学生匿名分享校园里的事情,这样能让孩子在遇到欺凌情况时,有勇气说出来。
- 积极倾听技巧
- 当孩子愿意开口讲述校园欺凌事件时,要认真倾听,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停下手中的事情,用眼神和肢体语言表示在认真听,和孩子保持眼神交流,适当点头等。
- 不要中途打断孩子,让他们能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经历,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马上表现出愤怒或者过度紧张,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让孩子觉得倾诉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增强孩子自身的能力
- 自我保护能力
- 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技巧,告诉孩子在遇到身体攻击时,如何用手臂去遮挡关键部位,如头部和胸部,要让孩子学会大声呼救,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 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自我防卫的课程,像简单的武术课程或者防身术培训,不过要注意,这些课程的目的是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而不是鼓励他们以暴制暴。
- 社交能力培养
- 帮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集体,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集体运动等,在活动中,孩子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学会与他人合作和沟通。
- 教孩子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比如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处理矛盾等,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模拟校园中的场景,让孩子练习如何回应别人的嘲笑或者挑衅。
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协作
- 信息共享
- 家长和老师要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共享孩子的情况,老师可以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同学的关系等信息告知家长,家长也可以把孩子在家中的情绪变化等情况反馈给老师。
- 如果老师发现孩子在学校被孤立或者有被欺凌的迹象,要及时和家长沟通,一起商量对策,同样,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突然不想上学或者情绪低落,可能是在学校遇到了问题,要和老师联系,了解情况。
- 共同制定策略
- 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制定应对校园欺凌的策略,学校可以加强对校园欺凌的监管,制定严格的校规校纪,对欺凌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开展反欺凌的宣传活动,如主题演讲、征文比赛等,营造反对欺凌的校园氛围。
- 家庭方面,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措施,教育孩子遵守校规,家长可以参与到学校的反欺凌活动中,如作为志愿者参与宣传活动的组织,或者为学校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 情绪疏导
- 孩子在经历校园欺凌后,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负面情绪,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发现并对孩子进行情绪疏导,可以通过陪孩子做游戏、看电影等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
- 带孩子去看一部轻松愉快的动画电影,在观影过程中,和孩子交流感受,让孩子暂时忘记校园里的不愉快,要鼓励孩子把内心的情绪表达出来,无论是通过绘画、写日记还是其他方式。
- 专业心理支持
- 如果孩子的心理状态比较严重,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心理医生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影。
- 学校也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可能受到欺凌或者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