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是一个让家长十分头疼的问题,但通过正确的方法和耐心的引导,可以帮助孩子重新找回对学习的兴趣,以下是家长应对孩子厌学情绪的详细方法:
深入了解厌学原因
-
与孩子沟通
- 找一个安静、舒适且没有干扰的环境,和孩子进行一次深入的谈话,谈话时,家长要保持平和、耐心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你是在关心他,而不是指责他,可以这样说:“宝贝,妈妈/爸爸发现你最近对学习好像不太感兴趣,我有点担心你,你可以和我说说你在学校的感受吗?”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无论是学习压力大、和同学或老师有矛盾,还是对某些学科不感兴趣等原因,都要认真倾听。
- 除了直接询问,还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来获取线索,如果孩子每次提到数学课就情绪低落,那可能是数学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如果孩子不愿意去学校,可能是在学校和同学相处出现了问题。
-
与老师交流
- 家长要主动和孩子的任课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老师每天在学校接触孩子,能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老师可能会发现孩子在课堂上经常走神,或者某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
- 询问老师学校近期是否有一些特殊事件发生,如考试压力过大、教学进度调整等,这些因素也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
-
考虑自身因素
- 反思家庭环境是否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家庭氛围是否和谐,父母是否经常在孩子面前争吵、抱怨,或者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过于严厉等,如果家庭环境压抑,孩子可能会把对家庭的不满情绪转移到学习上。
- 还要考虑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学习风格,有些孩子比较敏感,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有些孩子是视觉型学习者,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更偏向于听觉型,这可能导致孩子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激发学习兴趣
- 结合兴趣点教学
- 如果孩子对游戏感兴趣,可以将学习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在学习英语单词时,可以采用单词接龙的游戏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单词,或者利用一些教育类的电子游戏软件,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科学等知识。
- 对于喜欢阅读的孩子,可以购买一些带有科普知识或者与学习科目相关的趣味书籍,孩子对历史厌学,就可以买一些历史故事漫画书,像《如果历史是一群喵》,以生动有趣的漫画形式展现历史事件,让孩子在阅读中逐渐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
- 利用生活场景学习
- 将学习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实用性,在购物时,可以让孩子计算商品的总价、找零;在做饭时,可以让孩子了解食物的重量、体积等概念,以及化学物质(如酵母)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这涉及到化学知识。
- 带孩子去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等场所,在参观过程中,结合场馆内的展品讲解相关知识,比如在博物馆里,通过文物了解历史朝代的变迁;在科技馆里,体验物理现象的原理,如通过滑轮组感受力的相互作用,这样可以激发孩子对物理等学科的兴趣。
减轻学习压力
- 调整期望和要求
- 家长要根据自己的孩子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进度不同,不要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如果孩子的数学成绩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就不要要求孩子一定要考到班级前几名,而是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如这次比上次多考了几分,或者某个知识点掌握得比以前好了。
- 减少孩子课外辅导班的数量和难度,如果孩子已经在学校学习了一天,回到家还要面对大量的辅导班作业,会让孩子感到疲惫和压力过大,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情况,选择一到两个真正有助于孩子学习和发展的辅导班。
- 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 在家中为孩子设置一个舒适的学习空间,保证充足的光线、合适的温度和安静的氛围,学习桌上可以摆放孩子喜欢的绿植或者小摆件,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 当孩子在学习时,家长不要在旁边不停地催促或者指责,可以给孩子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规定孩子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作业,只要孩子在认真做,就不要打扰他,即使孩子偶尔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也不要立刻批评。
给予积极支持和鼓励
- 肯定努力和进步
- 当孩子在学习上做出努力时,无论结果如何,都要给予肯定,孩子为了准备考试认真复习了一个星期,即使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也要表扬孩子的努力,可以说:“你这段时间真的很努力,妈妈/爸爸看到了你的付出,虽然这次成绩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但是你已经很棒了。”
- 关注孩子的小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如果孩子在写作方面一直比较薄弱,但是这次作文得到了老师的一句表扬,家长要抓住这个机会,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可以说:“你看,你只要认真写,就能写得这么好,以后肯定会越来越棒的。”
- 提供情感支持
- 当孩子遇到学习挫折或者在学校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家长要给予安慰和理解,孩子在比赛中失利了,家长可以抱抱孩子,说:“我知道你现在心里很难过,不过这只是一次小小的比赛,你已经积累了经验,下次肯定会做得更好。”
- 让孩子知道,无论学习情况如何,父母的爱都是不变的,不要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就对孩子冷淡或者发脾气,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
- 建立规律的学习作息
- 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时间表,包括学习时间、休息时间和娱乐时间,每天晚上安排一个小时的时间用于复习当天学习的科目,半个小时用于阅读课外书籍,然后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孩子自由活动,如看电视、玩游戏等。
- 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作业计划,把作业按照难易程度和科目进行分类,先完成简单的作业,这样孩子在一开始就会有成就感,然后再逐步完成难度较大的作业。
- 培养积极的学习心态
- 教导孩子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学习中的困难,当孩子遇到难题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孩子在做数学题时遇到了困难,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题目,说:“这个题目看起来有点难,不过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先看看题目给了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 鼓励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目标不要太遥远,要让孩子能够通过努力实现,孩子可以在本学期内争取让自己的某一门学科成绩提高十分,或者在班级的排名前进几名,当孩子实现目标时,会增强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