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实用技巧
班级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
(一)规章制度的制定
- 共同参与
- 在开学初,组织全班同学一起讨论班级规章制度,对于课堂纪律,让学生们提出他们认为应该遵守的规则,如“上课要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发言要举手”等,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规则的认同感,因为他们是规则的制定者之一。
- 对于班级环境卫生方面,和学生商量值日的时间、任务分配等内容,有的学生提出“每天放学后,值日生要尽快打扫完卫生,让教室保持整洁”,这就可以被纳入班级卫生规则中。
- 明确具体
- 要详细明确,以考勤制度为例,明确规定“早上几点之前必须到校,迟到者要向老师报告原因,并扣除相应的小组积分(如果有小组竞争机制)”。
- 在作业完成方面,规定“作业要按时、独立完成,书写工整,如果未按时完成作业,要补做,并且要向老师说明情况”。
(二)规章制度的执行
- 公平公正
老师在执行规则时,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在处理学生违纪问题时,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好或者老师喜欢就从轻处理,如果有学生在课堂上讲话违反了纪律,无论是班长还是普通同学,都要按照规则进行批评教育,如先提醒,再犯则进行适当的惩罚,像减少课间休息时间用于补作业或者为班级做一件好事等。
- 及时反馈与调整
- 定期(如每周或每月)对班级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反馈,可以设立一个“班级规则执行情况公示栏”,将遵守规则和违反规则的学生名单公布出来,对遵守规则的学生进行表扬,给予小红花或者小贴纸等奖励;对违反规则的学生进行警示。
- 根据实际执行情况,适时调整规则,如果发现某条规则在实际中很难执行或者不符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就组织学生再次讨论修改,原本规定的值日时间过长,学生负担较重,经过讨论可以适当缩短值日时间,增加值日人数。
班级文化建设
(一)物质文化建设
- 教室布置
- 学习区域:在教室后面的墙上设置“学习园地”,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书法作品、手抄报等,这不仅可以激励学生认真学习,还能为其他同学提供学习的榜样,每周更新一次优秀作业展示,让学生们能够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
- 文化墙:在教室的一侧墙壁设置“班级文化墙”,可以分为几个板块,如“我们的班级口号和班歌”板块,将班级口号用艺术字写出来,旁边附上班歌的歌词;“荣誉殿堂”板块,用来摆放班级获得的奖状、奖杯等;“梦想天空”板块,让学生们写下自己的梦想并贴在墙上,激励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 图书角:在教室角落建立图书角,收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如童话故事、科普读物等,安排图书管理员(可以轮流担任),负责图书的借阅登记,制定简单的图书借阅规则,如“每次借书不超过两本,借阅期限为一周”等。
- 班级用品
设计具有班级特色的班旗、班徽,班徽可以由师生共同参与设计,融入班级名称、特点等元素,班级名字叫“阳光中队”,班徽可以是一个太阳图案,周围环绕着代表学生的小花图案,班旗可以在运动会、班级活动等场合使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精神文化建设
- 班级口号和班歌
班级口号要简洁有力,能够体现班级的精神风貌,如“团结一心,勇攀高峰”这样的口号,可以让学生们在集体活动中喊出来,增强士气,班歌的选择可以是一首积极向上的歌曲,如《少年先锋队队歌》,在课间操、学校集会等场合,全班同学一起高唱班歌,能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 班级活动
定期开展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户外拓展活动等,主题班会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如“文明礼仪伴我行”“感恩教育”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户外拓展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如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接力赛跑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
(一)选拔干部
- 民主选举
- 在班级管理中,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选拔班干部,在选举前,向学生明确班干部的职责和要求,班长要负责协助老师管理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等;学习委员要帮助老师收发作业、组织学习小组等。
- 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判断投票选举出信任的同学担任班干部,这样可以保证班干部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也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 发掘潜力
除了民主选举出来的班干部,老师还要留意那些有潜力但可能没有被选上的学生,有些学生虽然在选举中没有获得足够的票数,但在某些方面有特长,如绘画很好,可以任命其为班级的宣传委员,负责班级的黑板报制作等工作。
(二)培养干部
- 明确职责
对选拔出来的班干部,要明确他们的职责,可以制定一个“班干部职责表”,详细列出每个班干部的工作内容,生活委员要负责检查班级的卫生情况、管理班级的饮水机等;体育委员要组织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排队等。
- 培训指导
定期对班干部进行培训指导,可以通过召开班干部会议的形式,教给他们一些管理班级的方法和技巧,如何正确地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当两个同学发生争吵时,班干部要先冷静地了解情况,然后公正地进行调解,引导双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老师要在班干部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家校合作
(一)沟通渠道的建立
- 家长会
定期召开家长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在家长会上,老师要向家长介绍班级的管理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的活动安排等内容,也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在家长会上,老师可以展示学生在学校的作业、作品等,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 电话沟通和微信联系
除了家长会,老师还要经常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或者通过微信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如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了进步、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等情况,也要告知家长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违反纪律、学习成绩下降等,询问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如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是否有异常情绪等。
(二)家校合作活动
- 亲子活动
组织亲子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手工制作等,亲子运动会可以设置一些适合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的项目,如两人三足、接力跳绳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亲子之间的关系,也让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亲子手工制作活动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手工艺品,如陶艺、纸艺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家长志愿者活动
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或班级的活动,如担任校外辅导员、协助组织班级活动等,有些家长是医生,可以邀请他们到班级来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有些家长擅长摄影,可以让他们协助学校拍摄运动会、文艺演出等活动照片。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学生总是不遵守班级规章制度,怎么办? 答:要反思规章制度是否合理,是否过于严苛或者不切实际,如果是,要及时调整,如果规则本身没问题,就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关于规则意识的主题班会,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要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如写检讨书、为班级做义工等,并且要跟进监督,确保学生改正。
问题2:如何激发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答:在班级文化建设初期,要向学生详细介绍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内容,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班级文化的主人,在设计班级文化墙的时候,让学生参与创意构思,投票决定板块内容,对于积极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如颁发“班级文化之星”荣誉称号、小奖品等,还可以将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如在文化墙中展示学生的照片和故事,让他们有归属感。
问题3:班干部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产生退缩心理,怎么处理? 答:老师要及时与班干部沟通,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告诉他们遇到困难是正常的,这也是锻炼自己的机会,班干部在管理纪律时遇到同学不配合,老师可以指导他们一些沟通技巧和方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班干部会议上,让其他班干部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增强班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