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成长阶段,他们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的时期,与家长的沟通常常面临诸多挑战,以下是家长与初中生有效沟通的详细方法:
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
- 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 家庭环境应该是一个让孩子感到放松的地方,家长可以专门设定一个“家庭聊天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全家人坐在一起,没有电视、手机等干扰,可以选择在温馨的客厅角落,或者在饭后一起散步时进行交流,这样的环境能让孩子放下防备,更愿意敞开心扉。
- 当孩子想要和家长分享学校的事情时,无论是开心的还是不开心的,家长都要给予积极的回应,比如孩子兴高采烈地讲述在学校运动会上取得的成绩,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欢呼,表达对孩子的赞美;如果孩子垂头丧气地回来,是因为和同学发生了矛盾,家长要安静地倾听,给孩子一个倾诉的机会。
- 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隐私
- 初中生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个性,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如果孩子喜欢绘画,家长不要因为觉得学习更重要就否定孩子的爱好,而是要鼓励孩子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发展自己的兴趣,比如可以为孩子报名参加绘画班,或者在家里为孩子设置一个专门的绘画角落。
- 对于孩子的隐私,家长也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孩子有自己的日记本,家长不要强行查看,如果孩子愿意和家长分享其中的内容,那自然是好的;如果不愿意,家长也不要强迫,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信任的。
沟通技巧方面
- 学会倾听
- 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关键,当孩子说话时,家长要停下手中的事情,用眼神和肢体语言表示自己在认真听,和孩子保持眼神接触,适当点头,如果孩子说的是一些烦恼的事情,家长不要急于打断或者给出建议,而是先让孩子把情绪和事情的经过说完。
- 孩子抱怨学习压力大,家长可以先说“你能和我说说具体是怎么回事吗?我感觉你现在挺难受的。”然后耐心地听孩子讲述作业多、考试难等问题,等孩子说完后,家长再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理解。
- 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方式
- 初中生的自尊心很强,家长说话的语气很重要,不要用命令式的语气和孩子交流,不要说“你必须马上去写作业”,而是可以说“我们现在是不是该写作业啦?你觉得呢?”这种商量的语气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 家长要避免唠叨,如果一件事情反复说很多次,孩子会产生抵触情绪,关于注意个人卫生这件事,家长可以第一次提醒,然后如果孩子没有做好,用温和的方式再次提醒,而不是不停地唠叨。
的选择
- 关注孩子的学校生活
- 家长要主动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包括学习、同学关系、老师等方面,问孩子“你今天在学校和哪个同学玩得比较好呢?”或者“你们老师今天的课讲得怎么样?”通过这些问题,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
- 当孩子提到和同学之间的小矛盾时,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比如孩子说和同桌吵架了,家长可以问“那你觉得这件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呢?你有没有试着和同桌沟通一下呢?”帮助孩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 谈论孩子的兴趣和未来规划
- 基于孩子的兴趣,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相关的话题,如果孩子喜欢科学,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科普书籍、纪录片,然后讨论其中的知识,这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能拓宽孩子的知识面。
- 对于未来规划,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畅想,比如问孩子“你以后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呢?”然后根据孩子的想法,讨论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和知识,引导孩子树立目标。
家长与初中生有效沟通需要从营造良好氛围、运用沟通技巧、选择合适的沟通内容等多方面入手,才能增进亲子关系,帮助初中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