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凌是一个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和成长的问题,帮助孩子应对校园欺凌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详细的方法: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 营造信任氛围
- 孩子需要感受到父母或老师是他们可以信赖的人,家长和老师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积极的互动、耐心的倾听来建立这种信任,每天安排专门的时间和孩子聊天,让他们分享学校里的事情,无论是开心的还是不开心的,当孩子遇到问题时,要给予充分的关注,用温和的语气告诉他们:“你可以毫无顾忌地跟我说任何事情,我都会理解你并且帮助你。”
- 对于孩子分享的内容,即使有些小错误或者小秘密,也不要急于批评指责,比如孩子不小心在学校弄坏了东西,在安慰孩子的同时,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这件事情,这样孩子在遇到校园欺凌等更严重的问题时,才会愿意说出来。
- 鼓励倾诉
- 明确告诉孩子,被欺凌不是他们的错,很多孩子遭受欺凌后,会因为害怕、羞耻或者担心被报复而不敢说出来,家长和老师要向孩子强调,他们有权利保护自己,被欺凌是一种不公平的遭遇,而不是因为他们自身有问题,可以说:“宝贝,如果你在学校被别人欺负了,一定要告诉我,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不是你的错。”
- 当孩子开始倾诉时,要认真倾听,不要中途打断,用眼神交流、点头等方式表示你在专注地听,比如孩子说被同学抢走了文具还被嘲笑,这时候不要马上说“你怎么不反抗”之类的话,而是先让孩子把情绪发泄出来,然后再一起讨论应对的方法。
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 安全教育
- 教导孩子基本的安全知识,包括识别危险信号,告诉孩子如果某个同学总是故意挑衅、说一些难听的话或者有推搡等攻击性行为,这可能是欺凌的开始,让孩子学会观察周围环境,避免独自处于偏僻的角落或者没有其他人的地方,比如学校的器材室、厕所等容易发生欺凌行为的地方。
- 教孩子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技巧,如果是言语欺凌,要让孩子学会坚定地回应,你的话很伤人,我不喜欢你这样说我”,然后离开现场,对于轻微的身体欺凌,要教孩子如何用手臂遮挡关键部位,如头部、胸部等,同时大声呼喊求救,可以进行一些模拟演练,让孩子在实践中掌握这些技巧。
- 心理建设
-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关键,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因为在擅长的领域中,孩子能够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如果孩子喜欢绘画,就为他们提供绘画的工具和参加比赛的机会,当他们的作品得到认可时,会觉得自己很有价值。
- 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通过日常的教育和引导,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尊严,也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这样在面对欺凌时,孩子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也不会轻易去欺凌别人。
与学校密切合作
- 了解学校政策
- 家长要熟悉学校的反欺凌政策和程序,在入学时,仔细阅读学校发放的关于校园纪律、欺凌处理等方面的文件,如果学校没有明确的反欺凌政策,可以联合其他家长向学校提出建议,要求学校制定完善的措施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
- 知道学校对于欺凌行为的界定、报告渠道和处理方式,有些学校规定学生可以直接向班主任或者学校的德育处报告欺凌情况,家长要确保孩子了解这些渠道,并且知道学校会如何处理,如会对欺凌者进行批评教育、警告或者更严重的处分等。
- 与教师保持沟通
- 定期和孩子的教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人际关系,不仅仅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询问孩子在班级中是否和其他同学有矛盾等情况,在家长会或者专门的家校沟通时间,向老师询问:“您觉得我的孩子在和同学相处方面有没有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
- 如果发现孩子可能被欺凌或者有欺凌别人的倾向,要及时和老师沟通,共同商讨解决方案,老师可以在班级里对欺凌行为进行制止和引导,同时也能在日常教学中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 引导交友
- 教导孩子如何分辨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是相互尊重、支持和关心的,可以通过一些故事或者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让孩子理解,比如给孩子讲一个关于朋友之间在困难时刻互相帮助的故事,然后和孩子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 鼓励孩子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或者兴趣小组,在这些集体活动中,孩子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孩子喜欢足球,参加学校的足球社团后,他们能遇到有共同爱好的同学,这些同学更有可能在日后成为互相支持的好朋友,从而减少孩子被孤立和欺凌的可能性。
- 培养社交技能
- 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技能,如如何与人打招呼、如何加入别人的谈话、如何分享等,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进行练习,模拟一个场景,让孩子练习如何向新同学介绍自己并且开启对话。
- 让孩子学会化解矛盾,当孩子和同学发生小摩擦时,引导他们用平和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两个孩子因为争抢玩具而发生争执,要让孩子学会说“我们可以一起玩这个玩具吗?我们可以轮流玩”,而不是通过打架或者争吵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