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拼音基础学习技巧
拼音学习的重要性
拼音是学习汉字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一年级的小朋友快速准确地认识汉字,提高阅读和书写能力,良好的拼音基础对于普通话的学习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孩子标准的发音和语言表达能力。
声母学习技巧
(一)记忆方法
- 形象记忆法
- 许多声母的形状就像生活中的某些事物,“b”像收音机伸出来的天线,“f”像拐杖,“m”像两个门洞,“n”像一扇小门,通过这样的形象联想,孩子们可以更轻松地记住声母的形状和名称。
- 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卡片,一面画着与声母形状相似的图案,另一面写着声母的读音和名称,让孩子通过翻卡片的游戏来加深记忆。
- 口诀记忆法
编一些有趣的口诀来帮助孩子记忆声母的发音和顺序。“像个6字b、b、b,右上半圆p、p、p,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棍f、f、f。”让孩子一边拍手一边念口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声母。
(二)发音练习
- 跟读模仿
家长或老师要给孩子做准确的发音示范,让孩子仔细观察口型的变化,可以通过镜子让孩子对照自己的口型,反复练习发音,发“b”音时,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读音轻短;发“p”音时,先双唇紧闭,阻碍气流,再双唇突然放开,同时送出一股较强的气流,发出p音。
- 对比练习
有些声母的发音容易混淆,如“b”和“d”、“p”和“t”,可以通过对比练习,让孩子感受它们发音的区别。“b”是两唇平闭,而“d”是舌尖抵住上颚;“p”是送气音,“t”也是送气音,但发音部位不同,让孩子多读几次,体会其中的差异。
韵母学习技巧
(一)单韵母学习
- 发音特点
单韵母有六个,分别是“a、o、e、i、u、ü”,它们的发音特点是声音响亮,气流不受阻碍。“a”发音时,嘴巴张大,舌头居中,舌位最低;“o”发音时,嘴唇拢圆,舌头后缩,舌面后部隆起。
- 记忆方法
可以通过编儿歌的方式来记忆单韵母,如:“张大嘴巴a、a、a,圆圆嘴巴o、o、o,扁扁嘴巴e、e、e,小i有礼帽,小u像只鸟,ü字加点还去点。”让孩子在欢快的歌声中记住单韵母的发音和形状。
(二)复韵母学习
- 组合规律
复韵母是由两个或三个单韵母组成的,如“ai、ei、ui、ao、ou、iu、ie、üe”等,在学习复韵母时,要让孩子明白它们的组合规律,即前一个音轻短,后一个音重长,两个音要快速连读。“ai”是先发“a”的音,然后快速滑向“i”的音。
- 发音练习
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词语来练习复韵母的发音,如“ai”可以组词“爱”,“ei”可以组词“喂”,“ao”可以组词“好”等,让孩子在具体的词语中感受复韵母的发音,同时也可以加深对词语的记忆。
(三)鼻韵母学习
- 前后鼻音区分
鼻韵母分为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这是一年级孩子学习拼音的一个难点,前鼻韵母有“an、en、in、un、ü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鼻腔出来;后鼻韵母有“ang、eng、ing、ong”,发音时舌根抬起,气流从鼻腔出来,可以通过对比练习,让孩子感受前后鼻音的区别,如“an - ang”“en - eng”“in - ing”“un - ong”等。
- 发音技巧
对于前鼻韵母,可以先发前面的单韵母,然后舌尖迅速抵住上齿龈,让气流从鼻腔出来。“an”先发“a”的音,然后舌尖抵住上齿龈,发出“n”的音,对于后鼻韵母,可以先发前面的单韵母,然后舌根抬起,让气流从鼻腔出来。“ang”先发“a”的音,然后舌根抬起,发出“ng”的音。
整体认读音节学习技巧
(一)概念理解
整体认读音节是指不用拼读即直接认读的音节,包括16个音节,如“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要让孩子明白这些音节可以直接读出来,不需要进行拼读。
(二)记忆方法
- 分类记忆
可以把整体认读音节按照发音特点进行分类记忆。“zhi、chi、shi、ri”是翘舌音的整体认读音节,“zi、ci、si”是平舌音的整体认读音节,“yi、wu、yu”是与单韵母相关的整体认读音节等,通过分类,孩子可以更清晰地记住这些音节。
- 对比记忆
有些整体认读音节和相近的拼音容易混淆,如“yi”和“yī”(带声调的i),“wu”和“wū”,“yu”和“yū”等,可以通过对比练习,让孩子区分它们的不同,也要让孩子注意整体认读音节的写法,如“ye”中间不能加声调符号等。
拼音的拼写规则
(一)声母和韵母的拼写
- 两拼法
这是最基本的拼写方法,即声母和韵母直接相拼。“b - a → ba”,“m - ing → ming”,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孩子熟练掌握声母和韵母的发音,然后通过反复练习,让他们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两拼。
- 三拼法
对于一些有介母的音节,如“gua、kuo、hua”等,需要采用三拼法,即声母 + 介母 + 韵母 → 音节,在教孩子三拼法时,要让他们明白介母的作用,并且要注意三个部分的连贯性,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口诀来帮助孩子记忆三拼法,如:“声轻介快韵母响,三拼连读很顺当。”
(二)标调规则
- 基本规则
有a不放过,无a找o、e,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轻声不标就空着,这是拼音标调的基本规则,要让孩子牢记并熟练运用。“hua”这个音节中,因为有a,所以声调标在a上;“hou”这个音节中,没有a,就标在o上;“liu”这个音节中,i和u并列,声调标在后面的u上;“ji”这个音节中,i上有声调时要把点抹去。
- 特殊情况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标调规则会有变化。“iu”和“ui”这两个韵母在标调时,声调要标在后面的字母上,如“qiu”标在u上,“hui”标在i上,对于这些特殊情况,要让孩子单独记忆,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拼音的书写规范
(一)笔画顺序
- 声母的笔画顺序
每个声母都有其特定的笔画顺序,要让孩子按照正确的顺序书写。“b”是先写竖,再写右半圆;“d”是先写左边的半圆,再写竖;“n”是先写竖,再写右弯竖等,可以通过在黑板上示范、让孩子在纸上跟着写等方式,让孩子掌握声母的正确笔画顺序。
- 韵母的笔画顺序
韵母的笔画顺序也有讲究,如“a”是先写左半圆,再写竖弯;“o”是一笔写成;“e”是先写横,再写左半圆等,对于复韵母和鼻韵母,要按照各个字母的笔画顺序依次书写。
(二)格式要求
- 四线三格的位置
拼音字母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有一定的规定,要让孩子清楚每个字母所占的位置,声母一般占中间一格,但像“b、d、f、t”等有竖的声母,竖要占满第二格和第三格;韵母中的单韵母大部分占中间一格,但像“i、j”上面的点和下面的竖要出头,“p、q”下面的竖要出第三格等,可以通过制作四线三格的表格,让孩子在上面练习书写,加深对格式要求的印象。
- 间距和大小
在书写拼音时,要注意字母之间的间距和大小均匀,不能写得太挤或太松,也不能有的字母大,有的字母小,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多次练习,使书写的拼音整齐美观。
相关问题与解答
(一)问题
- 孩子总是分不清声母“b”和“d”的发音怎么办?
- 如何让孩子更好地记住整体认读音节?
- 孩子在拼音拼写时经常出错,有什么好的纠正方法吗?
(二)解答
- 对于分不清“b”和“d”发音的问题,可以让孩子对着镜子练习发音,观察口型的区别,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来强化记忆,比如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分别写着“b”和“d”,然后随机抽取卡片,让孩子读出对应的发音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如“b”可以用手模拟收音机伸天线的动作,“d”可以用手模拟马蹄声的动作),还可以让孩子多读一些包含这两个声母的词语和句子,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它们的发音差异。
- 为了帮助孩子记住整体认读音节,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结合的方式,制作一些整体认读音节的卡片,一面写着音节,另一面写着与音节相关的图画或词语,通过卡片游戏让孩子反复认读,利用儿歌或顺口溜来辅助记忆,如“zh ch sh r,卷舌音,我们叫他整体认读音节,记在心里真容易”。“z c s,小刺猬,三个朋友在一起,整体认读别忘记”,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寻找与整体认读音节相关的物品或场景,如“yi”可以想到医院的标志(红十字下面有个“yi”),“wu”可以想到乌鸦等,通过这种方式将抽象的音节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 当孩子在拼音拼写时经常出错时,不要急于批评孩子,而是要耐心地分析错误的原因,如果是对拼音规则不熟悉导致的出错,那么需要重新复习相关的拼音知识,通过多做练习题、多读拼音读物等方式来巩固规则,如果是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可以让孩子在拼写完成后认真检查一遍,或者让孩子自己尝试找出错误并改正,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拼写游戏来提高孩子的拼写兴趣和准确性,比如拼写比赛、拼音接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