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模板
概括类题目
(一)概括文章内容
- 要素归纳法: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司马光》,时间是北宋时期,地点是庭院,人物有司马光和小伙伴,起因是小伙伴掉进瓮里,经过是司马光砸瓮,结果是小伙伴得救,按照这样的思路,把关键要素串联起来,就能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
- 段落大意合并法:先概括每个段落的大意,再将它们合并,去掉重复内容,就能得到全文概括,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分别概括介绍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等段落的内容,然后整合,就是全文围绕西沙群岛的景色与物产展开描述,展现其富饶之美。
(二)概括人物形象
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以及所做之事综合判断,如《灰雀》中的列宁,他通过语言询问孩子灰雀去哪了,动作上可能有着关切的眼神、温和的神态,从这些能看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以及对孩子的尊重与循循善诱,概括出他是一个和蔼可亲、喜爱动物、善于引导的人。
词句解析类题目
(一)词语理解
- 联系上下文法:斟酌”这个词,在句子“他斟字酌句地修改作文”中,结合前面“修改作文”的行为,可推测是反复考虑用词、语句的意思。
- 拆字组词法:对于“氤氲”,拆成“氤”和“氲”,分别组词或联想,大致能猜出是形容烟雾、雾气弥漫的样子,再结合文中描绘的场景验证。
(二)句子理解
- 修辞角度:
- 比喻句:如“月亮像大银盘”,把月亮比作银盘,生动写出月亮又大又圆、皎洁的特点,表达对月亮的喜爱。
- 拟人句:“花儿在风中翩翩起舞”,赋予花儿人跳舞的动作,凸显花儿的娇艳、灵动,展现春天的生机活力。
- 描写方法角度:
- 环境描写:“教室里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通过对教室环境的描写,烘托出当时气氛的寂静,为文中人物的紧张考试做铺垫。
- 细节描写:“他的眼睛紧紧盯着那只蝉,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从眼睛、汗珠等细节,看出他捕蝉时的专注。
感悟体会类题目
(一)文章主旨感悟
读完《秋天的怀念》,从母亲带“我”赏菊等情节,能感受到母亲对子女深沉的爱,以及“我”对母亲的愧疚与怀念,体会到亲情的珍贵,生活即便苦难也要好好面对的主旨。
(二)人物情感体会
在《地震中的父与子》里,父亲不顾危险拼命挖废墟,能体会到他对儿子炽热的爱、坚定的信念;儿子在废墟下鼓励同学,感受到他的勇敢、乐观,对父亲的信赖。
作用类题目
(一)段落作用
- 开头段:
- 引出下文:如《桂林山水》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总领全文,引发读者对桂林山水具体模样的好奇,自然引出后面山水描写。
- 设置悬念:一些故事开头写奇怪现象,像“深夜,那间屋子总会传出怪异声响”,吊起读者胃口,让读者想探究原因。
- 中间段:
- 承上启下:不仅………”这种关联词引领的段落,前半句承接上文内容,后半句开启下文新话题,使文章过渡自然。
- 渲染气氛:在记叙文描写场景时,如“天阴沉沉的,风呼呼地刮着”,为后续紧张情节营造压抑氛围。
- 结尾段:
- 总结全文:回顾文章主要内容,如《赵州桥》结尾总结赵州桥坚固、美观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 升华主题:在《落花生》借花生特点上升到做人要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道理,深化文章内涵。
作用
- 点明主题:像《诚信是金》,直接表明文章围绕诚信的重要性展开。
- :《草船借箭》概括了文章主要情节是诸葛亮借箭这件事。
- 吸引读者:用《会飞的树》这样新奇标题,引发读者好奇,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会飞的树”。
拓展延伸类题目
(一)联系生活实际
读《节约用水》,联系生活中洗手不及时关水龙头、洗澡长时间用水等现象,谈节水必要性,如“我家邻居常忘关水,看到文章后,我明白积水成渊,点滴浪费也会让水资源枯竭,我要提醒他们节水”。
(二)想象续写
给《龟兔赛跑》续写,思考乌龟赛后是否会骄傲,兔子会不会再次挑战,根据它们性格特点合理想象,如“乌龟夺冠后有点飘飘然,兔子不服,约它再赛,这次兔子吸取教训,匀速奔跑,乌龟却因轻敌被远远甩开”。
问题与解答
问题:阅读《桂林山水》片段,回答下面问题。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 作者为什么先写大海、西湖,再写漓江的水?
解答:
- 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构成排比,从不同角度描绘漓江水的特点,增强语势,强调了漓江水的静、清、绿,让读者对漓江水的印象更深刻,充分表达出作者对漓江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 作者先写大海、西湖,是为了对比衬托出漓江水的独特之美,大海波澜壮阔,西湖水平如镜,它们都是大家熟知的美景,而漓江水却有着不同于它们的静、清、绿,通过对比,突出漓江水别具一格的美,也让读者更急切地想了解漓江水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