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凌是一个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和成长的问题,帮助孩子应对校园欺凌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详细的方法: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 营造开放的家庭氛围
- 孩子需要在家庭中感受到安全和被尊重,才能愿意分享他们在学校的遭遇,家长要和孩子建立起信任关系,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毫无顾忌地和父母说,每天安排专门的时间和孩子聊天,问问他们在学校一天的生活,包括开心的事情和不开心的事情。
- 当孩子分享学校的事情时,家长要认真倾听,不要中途打断或者急于评判,比如孩子说某个同学总是抢他的文具,家长可以先回应“你能和我说是信任我,那你一定很委屈吧”,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
- 鼓励孩子表达情绪
- 教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当遇到可能的欺凌情况时,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不同的情绪词汇,像愤怒、害怕、难过等,如果孩子被同学嘲笑穿着,家长可以问孩子“你当时是不是很伤心或者很生气呢?”
- 让孩子知道表达情绪是没有错的,而且通过表达情绪可以更好地处理问题,当孩子表达出被欺凌后的愤怒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用合理的方式发泄情绪,比如打枕头、在纸上画画来表示生气的程度等。
增强孩子自身的能力
- 提升社交技能
- 良好的社交技能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与同学相处,减少被欺凌的可能性,家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教孩子如何正确地与人交往,模拟在操场上玩游戏的场景,教孩子如何邀请别人一起玩,如何应对别人的拒绝等。
- 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如社团、小组竞赛等,在这些活动中,孩子可以学会团队合作,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比如孩子参加学校的绘画社团,在社团里和其他成员一起完成一幅大型壁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学会互相帮助、互相欣赏,提升自己在群体中的融入感。
- 培养自信心
- 自信心强的孩子往往更有勇气面对欺凌,家长要经常肯定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哪怕是很小的事情,比如孩子今天自己完成了作业,或者在课堂上主动回答了一个问题,家长都要及时表扬,“你今天自己认真完成作业,这真的很了不起”。
- 给孩子提供一些能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让他们在成功中获得自信,让孩子在家庭聚会中表演一个小节目,或者参加学校的小型才艺展示活动,当孩子在众人面前得到认可时,他们的自信心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 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 教孩子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技巧,如在遇到身体冲突时,如何用手挡住关键部位,如何快速离开现场等,也要让孩子明白,这些技巧只是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而不是鼓励他们主动攻击别人。
-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边界,知道哪些行为是别人不可以侵犯的,告诉孩子别人没有权利随意触摸他们的隐私部位,如果有这种情况发生,要马上离开并告诉信任的人。
与学校合作
- 了解学校的政策和措施
家长要熟悉学校关于校园欺凌的规定和处理流程,在开学初,仔细阅读学校发放的相关规定手册,并且向老师询问如果发现欺凌事件应该如何报告,有些学校设有专门的校园欺凌举报邮箱或者热线电话,家长要了解这些渠道并且告知孩子。
- 与老师保持密切沟通
- 定期和孩子的班主任或者其他任课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同学关系,如果发现孩子有被欺凌的迹象,要及时和老师沟通,家长发现孩子最近情绪低落,不想去上学,就要和老师联系,询问孩子在学校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
- 和老师一起关注孩子的社交圈子,对于可能存在的欺凌风险提前预防,如果老师反映孩子在某个小团体中可能会受到排挤,家长可以和老师商量如何帮助孩子融入这个团体或者拓展新的社交圈子。
- 参与学校的反欺凌活动
很多学校会开展反欺凌的主题班会、讲座或者宣传活动,家长要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校园欺凌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活动中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反欺凌主题班会上,家长可以作为嘉宾分享自己小时候应对类似问题的经验,让孩子知道面对欺凌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关注孩子的心理恢复
- 提供心理支持
如果孩子已经遭受了校园欺凌,他们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心理支持,让他们知道这不是他们的错,可以带孩子去看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家长自己也要多陪伴孩子,比如一起看电影、做游戏等,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 帮助孩子重建社交关系
在孩子心理逐渐恢复的过程中,帮助他们重建健康的社交关系很重要,鼓励孩子参加一些新的社交活动,结识新的朋友,带孩子去参加社区的志愿者活动,在那里孩子可以遇到不同学校的孩子,拓展社交圈子,并且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