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应用题解题思路
审题
- 仔细阅读题目
四年级的应用题通常会有一定的篇幅,学生需要认真读完题目,理解题目所表达的情境。“小明和小红一共有 48 本书,小明给小红 4 本后,两人的书就同样多,小明原来有多少本书?”这就要求学生把题目中的每一个信息都捕捉到,包括两人书的总量、书的数量变化以及最终的结果。
- 找出关键信息
在读题过程中,要标记出关键的数据和条件,比如在上面的题目中,“一共 48 本”“小明给小红 4 本”“同样多”就是关键信息,可以把这些信息圈出来或者写在草稿纸上,方便后续分析。
- 明确问题
确定题目要求我们求的是什么,在刚才的例子中,问题是求小明原来有多少本书,这是解题的目标,整个思考过程都要围绕这个问题展开。
分析数量关系
- 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
已知量是题目中直接给出的数据,如上述题目中的总书数 48 本,小明给小红的书数 4 本,未知量就是要求的问题,这里是小明原来的书数。
- 建立联系
- 思考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在这本书的问题中,我们可以这样想:小明给小红 4 本后两人书同样多,那么此时两人的书数都是总书数的一半,即(48\div2 = 24)本,因为小明给了小红 4 本后是 24 本,所以小明原来有(24 + 4=28)本。
- 可以通过画线段图等方法来帮助理解数量关系,比如画两条一样长的线段表示给书后两人同样多的书数,然后根据给书的情况倒推原来小明的书数。
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 算术方法
对于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可以直接通过四则运算来解决,还是以书的问题为例,根据上面的分析,通过除法和加法就可以求出小明原来的书数,这种方法需要学生对四则运算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比如加法是合并、减法是去掉、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法是平均分。
- 方程方法(简单初步)
四年级的学生开始接触简单的方程,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可以设未知数,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设小明原来有(x)本书,那么给小红 4 本后,小明有(x - 4)本,小红原来有(48 - x)本,得到 4 本后有((48 - x)+4)本,因为给书后两人书同样多,所以可以列出方程(x - 4=(48 - x)+4),然后解方程就能求出小明原来的书数,在使用方程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地设未知数和列出方程。
计算与检验
- 认真计算
根据所选的解题方法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运算顺序和计算的准确性,比如在使用方程解题时,解方程的步骤要正确,加减乘除要仔细。
- 检验答案
把求出的答案代入原题中进行检验,求出小明原来有 28 本书,代入原题,小明给小红 4 本后剩下(28 - 4 = 24)本,小红原来有(48 - 28 = 20)本,得到 4 本后有(20+4 = 24)本,两人书同样多,符合题目条件,说明答案正确。
常见问题类型及示例
(一)行程问题
- 追及问题
- “甲、乙两人相距 120 米,甲在前每秒走 2 米,乙在后每秒走 5 米,乙多久能追上甲?”
- 分析:乙每秒比甲多走(5 - 2 = 3)米,要追上甲,乙需要追上的距离是 120 米,所以时间是(120\div3 = 40)秒。
- 表格分析: |人物|速度(米/秒)|相距距离(米)|追及时间(秒)| |---|---|---|---| |甲|2|120|?| |乙|5| |?|
- 解题思路:先求出速度差,再用相距距离除以速度差得到追及时间。
- 相遇问题
- “小张和小李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小张每分钟走 60 米,小李每分钟走 70 米,经过 5 分钟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
- 分析:两人每分钟一共走(60 + 70 = 130)米,经过 5 分钟相遇,所以两地相距(130\times5 = 650)米。
- 表格分析: |人物|速度(米/分钟)|时间(分钟)|路程(米)| |---|---|---|---| |小张|60|5|?| |小李|70|5|?|
- 解题思路:先求出速度和,再根据“路程 = 速度×时间”求出总路程。
(二)价格问题
- 折扣问题
- “一件衣服原价 200 元,现在打八折出售,现价是多少?”
- 分析:打八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0\%),所以现价是(200\times80\% = 160)元。
- 表格分析: |原价(元)|折扣|现价(元)| |---|---|---| |200|八折|?|
- 解题思路:理解折扣的含义,将原价乘以折扣对应的百分数得到现价。
- 盈亏问题
- “商店卖一种文具,如果每个盈利 5 元,一天可以卖出 50 个;如果每个降价 1 元,可以多卖出 10 个,要想盈利最多,每个文具应该定价多少元?”
- 分析:设每个文具降价(x)元,则每个文具盈利((5 - x))元,可以卖出((50 + 10x))个,盈利总额为((5 - x)(50+10x))元,通过对这个二次函数的分析(四年级可以简单列举数值找规律),可以找到盈利最多时的(x)值,进而求出定价。
- 表格分析: |每个盈利(元)|销量(个)|盈利总额(元)| |---|---|---| |(5 - x)|(50+10x)|((5 - x)(50+10x))|
- 解题思路:建立盈利总额与降价数额的关系式,通过分析或列举找到最优解。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 2 小时每小时行 60 千米,后 3 小时每小时行 70 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答:
- 先求出前 2 小时行驶的路程,根据“路程 = 速度×时间”,前 2 小时路程为(60\times2 = 120)千米。
- 再求出后 3 小时行驶的路程,后 3 小时路程为(70\times3 = 210)千米。
- 最后把两段路程相加,甲乙两地相距(120 + 210 = 330)千米。
通过以上详细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希望四年级的同学能够更好地应对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