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实用技巧
班级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
(一)规章制度的制定
- 共同参与
- 在开学初,组织全班同学一起讨论班级规章制度,对于课堂纪律,可以让学生们提出他们认为什么样的行为是遵守纪律,什么是违反纪律的,像上课不能随意讲话、不能做小动作等规则,通过大家的讨论确定下来,这样制定的规则,学生们因为是自己参与制定的,会更有认同感和遵守的意愿。
- 对于奖惩制度,也可以让学生们参与,大家一起商量违反纪律后的惩罚措施,如打扫教室卫生、为班级图书角整理书籍等;以及表现优秀后的奖励,像是获得小红花、优先选择座位等。
- 明确具体
规章制度的内容要详细明确,以考勤制度为例,要明确规定学生早上几点之前必须到校,迟到几分钟算迟到,请假需要提前多久向老师说明,并且通过什么方式(如写请假条等),对于作业完成情况,要规定作业的书写格式、交作业的时间、未完成作业的处理方式等。
(二)规章制度的执行
- 公平公正
在执行规章制度时,老师要公平公正,不能偏袒任何学生,在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时,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好或者自己是老师比较喜欢的学生就网开一面,如果两个学生打架,都要按照班级规定的惩罚措施进行处理,如写检讨书等。
- 持之以恒
一旦制定了规章制度,就要长期坚持执行,不能今天严格执行,明天因为自己心情好或者事情多就放松要求,每天都要求学生整理自己的书桌和书包,不能今天检查了,明天就不检查,要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班级文化建设
(一)物质文化建设
- 教室布置
- 学习区:可以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开辟学习专栏,定期更新学习方法、优秀作业展示等内容,在教室的墙壁上设置图书角,摆放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并且制定图书借阅制度,制作一个图书借阅登记本,学生们借书和还书都要进行登记,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 展示区:在教室的一侧设置作品展示区,展示学生的绘画、书法、手工等作品,这不仅可以美化教室环境,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每个月组织一次作品展览,让学生们互相欣赏和学习。
- 班级标识
设计具有班级特色的班徽,可以让学生们参与设计,然后通过投票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班徽可以体现班级的精神和特色,如团结、进取等,制作带有班徽的班旗、校服徽章等,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精神文化建设
- 班级口号和班歌
制定简洁有力、积极向上的班级口号。“团结一心,勇攀高峰”这样的口号,可以在每天的课间操或者学校活动时呼喊,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选择一首适合小学生演唱的班歌,如《奔跑》等,在班级活动或者集会时合唱,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 班级活动
定期开展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户外拓展等,主题班会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如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等,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户外拓展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比如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接力赛跑等。
学生个体关注与引导
(一)了解学生
- 家庭情况
通过与家长沟通、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有些学生可能来自单亲家庭或者家庭经济困难,这些情况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心理状态,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老师可以在生活上给予适当的关心,如帮助他们申请助学金等。
- 学习情况
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特点,有些学生可能数学比较好,但是语文相对较差,老师就可以针对这种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如推荐一些语文学习资料,或者安排同学进行一对一的学习帮助。
- 兴趣爱好
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这对于班级活动的组织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很重要,如果发现有学生喜欢绘画,就可以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或者在班级的文化墙展示他们的作品。
(二)心理引导
- 情绪疏导
小学生的情绪比较容易波动,老师要及时关注并疏导,当学生遇到挫折或者和同学发生矛盾而情绪低落时,老师要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一个学生在考试没考好后很伤心,老师可以和他一起分析原因,鼓励他下次努力。
- 激励自信
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习成绩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在班级里设立进步奖,当学生的成绩比上次考试有明显进步时,就颁发进步奖,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家校合作
(一)沟通渠道的建立
- 家长会
定期召开家长会,每学期至少一到两次,在家长会上,老师可以向家长汇报班级的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等,也给家长提供反馈意见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在家长会上,老师可以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班级活动的照片等,让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班级中的表现。
- 电话沟通和微信沟通
除了家长会,老师还可以通过电话或者微信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当学生出现特殊情况,如旷课、学习成绩突然下降等,及时与家长沟通,发现一个学生连续几天作业都没有完成,老师可以通过微信联系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共同解决问题。
(二)家校合作活动
- 亲子活动
组织亲子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手工制作等,亲子运动会可以设置一些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的项目,如亲子接力赛、两人三足等,增强亲子之间的关系和家长与班级之间的联系,亲子手工制作活动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手工艺品,然后在学校进行展示,增进彼此的感情。
- 家长志愿者活动
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一些活动,如图书馆义工、校园安全巡逻等,让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管理和班级的需要,同时也为学校和班级做出贡献。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班级规章制度执行过程中,学生抵触情绪严重怎么办? 解答: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抵触的原因,如果是规则不合理,可以组织学生重新讨论修改,如果是学生对规则不理解,要耐心地进行解释,在执行惩罚措施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不要在全班同学面前严厉批评,可以私下沟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问题2:如何让家长积极参与家校合作? 解答:一是要让家长感受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在家长会上或者日常沟通中强调家长的参与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二是为家长提供方便的参与方式,比如线上的家长志愿者报名系统等,三是及时反馈家长参与的成果,让家长看到自己的付出对孩子和班级的帮助,如在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