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这一关键阶段,家长们的角色至关重要,然而有些行为却可能适得其反,成为孩子前行路上的阻碍,以下是中考冲刺阶段家长的一系列禁忌:
过度施压: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在这最后关头不断强调中考的重要性,给孩子设定过高的目标,比如必须考上重点高中的前几名之类,孩子本就身处高压的学习环境,背负着沉重的课业负担,这般额外施压只会让他们更加焦虑,甚至可能因压力过大而对学习产生畏惧与逃避心理,原本能正常发挥的水平也难以保证。
过度关心:有些家长一改平日常态,生活上事事包办,饮食起居全由自己紧盯,学习上时刻陪在旁边,眼睛紧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这看似无微不至,实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毫无隐私与空间,仿佛被关在笼子里,浑身不自在,学习时也无法专注,总想着摆脱这种被监视感,反而不利于知识的吸收与沉淀。
频繁比较:不少家长喜欢拿自家孩子与他人作比较,诸如“你看人家某某,每天学习到深夜,成绩还那么好,你呢”,或是“隔壁家孩子已经做了多少套题,你怎么才做这么点”,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学习节奏与特点,频繁比较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进而否定自己的努力与能力,陷入消极情绪中难以自拔,学习动力也随之大打折扣。
只关注成绩:部分家长将目光仅仅聚焦在成绩数字上,孩子考试稍有失利,便大发雷霆,全然不顾孩子为此次考试付出的努力以及可能出现的失误情况,而孩子取得一点进步时,又过度欣喜,要求更高,成绩固然重要,但它不应成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如此态度会让孩子觉得学习只为迎合家长对分数的要求,而非自身成长,渐渐丧失对学习的内在热情。
传递焦虑情绪:有的家长自身就对中考过度担忧,在孩子面前时不时流露出对未来的恐慌,比如担心考不上理想学校该怎么办,以后前途渺茫之类的话语,孩子本就可能因中考临近而心生不安,家长的焦虑情绪会相互感染,使得整个家庭氛围压抑沉闷,孩子更难静下心来踏实备考。
忽视孩子心理变化:在冲刺阶段,孩子心理较为脆弱敏感,可能因一次模拟考、同学间的小矛盾等产生情绪波动,若家长只看重学习进度,不关心孩子心理状态,不及时疏导,孩子带着情绪学习,效率低下,问题也会越积越多,影响最后的冲刺效果。
中考冲刺期,家长应避免上述这些禁忌,为孩子营造宽松、积极、支持的家庭环境,助力他们轻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