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模板
概括类题目
(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要素串联法:适用于写事的文章,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将这些要素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司马光砸缸》,时间是小时候,地点是花园里,人物是司马光和小伙伴,起因是小伙伴掉进盛满水的缸里,经过是司马光用石头砸破缸,结果是小伙伴得救,所以主要内容就是:小时候,司马光在花园里看到小伙伴掉进盛满水的缸里,他拿起石头砸破缸,救出了小伙伴。
- 段落大意合并法:先概括每个段落的大意,再将它们合并起来,适当删减重复的内容,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富饶的西沙群岛》,分别概括了西沙群岛的位置、海面、海底、海滩以及岛上的情况等段落大意,然后合并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 关键语句提取法:有些文章中的总起句、总结句或者过渡句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直接提取这些关键语句来答题,如《赵州桥》中“赵州桥非常雄伟”“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等句子,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就有很大的帮助。
方法 | 适用文章类型 | 示例 |
---|---|---|
要素串联法 | 写事文章 | 《爬天都峰》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括 |
段落大意合并法 | 多段落文章 | 《美丽的小兴安岭》各段大意合并 |
关键语句提取法 | 有总起、总结句文章 | 《颐和园》首尾关键句提取 |
(二)概括段落大意
- 摘句法:直接从段落中摘录能够概括段落主要意思的句子作为段落大意,如“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赵州桥》某一段落的大意。
- 缩句法:把段落中描写具体事物的语句进行压缩,保留主要意思,战士们像猛虎一样冲向山顶”,可缩为“战士们冲向山顶”,从而概括出段落大意。
- 概括法:当段落中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时,需要自己对段落内容进行概括,先读懂段落中的每一句话,然后分析哪些内容是主要的,把它们综合起来,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段落大意,比如一个描写公园景色的段落,分别写了花、草、树、湖等,我们就可以概括为“公园里的花草树木和湖水构成了美丽的景色”。
理解词语类题目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很多词语的含义在文章中不是固定的,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原来池水映着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就像一块大玻璃,现在却变成了黑乎乎的污水。”这里的“大玻璃”如果单独看很难理解,但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是形容池水清澈透明,像玻璃一样能倒映出周围的事物。
(二)查字典理解词语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获取它的基本释义,再结合文章内容确定其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慰藉”一词,字典中解释为安慰,在文中“书籍成了他心灵的慰藉”,就是说书籍安慰了他的心灵。
(三)近义词替换法
如果知道词语的近义词,可以用近义词来解释这个词语,如“美丽”的近义词是“漂亮”,美丽”在文中的意思就可以理解为“漂亮”,不过要注意,有些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在语境中可能会有细微差别。
方法 | 示例 | 说明 |
---|---|---|
联系上下文 | “大玻璃”(池水清澈) | 结合前后文描述理解 |
查字典 | “慰藉”(安慰) | 先查基本义,再结合语境 |
近义词替换 | “美丽”(漂亮) | 用近义词辅助理解,注意语境差异 |
理解句子类题目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
句子的含义往往与上下文紧密相关,可是,他很快发现,越是靠近洞口,空气越稀薄,呼吸越困难。”我们要联系前文登山的过程以及后文人物的反应等,才能理解这句话体现出登山的艰难以及氧气的逐渐稀少。
(二)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
如果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要先判断是什么修辞手法,再根据修辞手法的特点来理解句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瀑布比作银河从天上落下,形象地写出了瀑布的雄伟壮观。
(三)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
找出句子中的关键动词、形容词、副词等,通过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来把握整个句子的意思,如“他小心翼翼地捧着鸟蛋,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鸟蛋打碎了。”这里的“小心翼翼”生动地表现出他捧鸟蛋时的谨慎态度。
人物分析类题目
(一)分析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 外貌描写:可以从人物的容貌、衣着、体态等方面看出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等,他穿着一件破旧的上衣,裤子上还有几个补丁,一头乱蓬蓬的头发。”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生活比较贫困。
- 语言描写:通过人物说的话来分析其性格,如“‘我一定要把这个难题做出来!’小明坚定地说。”体现了小明有决心、坚韧的性格。
- 动作描写:人物的动作往往能反映其内心想法和性格,他猛地站起来,冲了出去。”表现出人物的愤怒或者急切。
- 心理描写:直接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如“我心里暗暗想:这次考试要是考不好,回家该怎么跟爸爸妈妈说呢?”体现了“我”的担忧和害怕。
(二)评价人物形象
结合文章中对人物的各种描写以及人物所做的事情,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全面的评价,可以说这个人是善良、勇敢、聪明、勤劳还是自私、懦弱等,并且要举例说明,例如评价孙悟空,可以说他本领高强、机智勇敢、敢于反抗权威,从他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情节可以看出。
表达情感类题目
(一)从文章整体感知情感
读完文章后,要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整体情感,是喜悦、悲伤、愤怒、热爱还是厌恶等,桂林山水》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二)从关键语句体会情感
文章中的一些抒情性语句、感叹句等往往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如“啊,多么美丽的草原!这简直是大自然的杰作。”直接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美景的赞叹之情。
(三)从人物的情感变化分析情感
有些文章中人物的情感会发生变化,我们要关注这种变化过程,从而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慈母情深》中,随着情节的发展,“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越来越深厚。
启示感悟类题目
(一)联系生活实际谈启示
将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结合,谈谈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做,比如读了《滴水穿石的启示》,我们可以想到在学习上也要像水滴一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
(二)从故事中总结道理
分析文章中的故事发展过程和结局,总结出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如《乌鸦喝水》告诉我们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
问题与解答栏目
问题:阅读《秋天的雨》,回答问题。
- 请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 文中“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秋天的雨的喜爱之情?
解答:
- 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包括对银杏树、枫树、菊花等的影响,以及秋天的雨带来的丰收景象等,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秋天的雨比作一把钥匙,形象地写出了秋天的雨能够开启秋天的大门,带来秋天的变化,使读者感受到秋天的独特魅力。
- 从“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等语句可以看出作者对秋天的雨的喜爱之情,通过对秋天的雨带来的美好事物的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