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拖延症自救指南(亲测有效)
认识拖延症
(一)拖延症的表现
在大学生活中,拖延症可谓无处不在,明明下周就要交课程论文,却总觉得时间还多,先刷刷手机、打打游戏,等到截止日期前一晚才匆忙开始熬夜赶工;计划每天背单词提升英语水平,可总是以各种借口推迟,从早上拖到晚上,最后干脆放弃;打算早起去图书馆学习,结果闹钟响了无数次,还是赖在床上不起,心里想着“再睡一会儿,反正时间还早”,这些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如果你也经常这样,那很可能已经被拖延症“缠上”了。
(二)拖延症的危害
拖延看似只是把任务推迟了一下,实则危害巨大,它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成绩,导致知识掌握不扎实,考试临时抱佛脚,成绩不理想;会打乱我们的生活节奏,让原本有序的计划变得混乱不堪,长期处于焦虑和自责之中;还会错过很多个人成长的机会,比如参加竞赛、社团活动、实习等,因为拖延而准备不充分,无法展现出自己的真正实力。
分析拖延的原因
(一)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很多同学在面对任务时,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不知道该从何入手,也不清楚每个步骤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拖延下去,写一篇课程论文,如果没有提前规划好选题、收集资料、撰写大纲、填充内容等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就很容易陷入拖延的泥潭。
(二)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干扰
大学的诱惑太多了,手机、电脑、社交活动等随时都可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本来打算专心学习,可一不小心就被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游戏中的趣味所干扰,思绪飘走,任务就被搁置一边了。
(三)害怕失败,追求完美
有些同学对自己要求过高,总想把事情做到完美无缺,一旦觉得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选择拖延,担心写出来的论文不够优秀,害怕参加比赛不能获奖,所以就一直拖着不开始,试图逃避可能面临的失败。
(四)缺乏自律和时间管理能力
没有良好的自律习惯和时间管理技巧,就很难按时完成任务,不会合理分配时间,把大量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等到任务 deadline 临近才慌乱起来;或者明知有任务却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继续做一些娱乐消遣的事情。
战胜拖延症的方法
(一)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任务 | 具体目标 | 详细计划 | 时间节点 |
---|---|---|---|
课程论文 | 确定选题方向,完成一篇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论文 | 第一周:确定选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第二周:撰写论文大纲 第三周:填充论文内容,完成初稿 第四周:修改完善,最终定稿 |
[具体日期 1] 确定选题 [具体日期 2] 完成大纲 [具体日期 3] 初稿完成 [具体日期 4] 定稿 |
英语学习 | 本学期内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 每天背诵 50 个单词 每周做 3 套四级真题 参加英语角活动,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
每月月底进行单词背诵检测 每周日复盘真题练习情况 根据英语角活动安排按时参加 |
将大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并为每个小目标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合理的时间节点,这样会让任务变得更清晰、更可控,减少拖延的可能性。
(二)排除干扰,专注任务
-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选择安静的图书馆、自习室,关掉手机的非必要提醒功能,把电脑中的娱乐软件卸载或设置成免打扰模式。
- 采用番茄工作法: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 25 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进行短暂休息,每 4 个番茄时段后进行一次较长时间的休息,在学习时,严格按照这个方法执行,逐渐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三)调整心态,克服恐惧
要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每个人都是从不断尝试和犯错中成长起来的,不要过分追求完美,而是把任务看作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写论文时,先完成初稿,再去慢慢修改润色,不要因为担心写不好就一直不开始,要学会正视自己的恐惧,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告诉自己“我可以”“我先试试”,增强自信心。
(四)培养自律和时间管理能力
- 制定每日时间表: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生活和娱乐时间,把任务按照重要性和紧急程度排序,优先完成重要且紧急的任务,每天早上起床后,花 10 分钟制定当天的时间表,然后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 建立奖惩机制:当自己按时完成任务或者坚持一段时间没有拖延时,给自己一个小奖励,比如看一场电影、吃一顿美食;反之,如果拖延了任务,就给自己一个相应的惩罚,比如减少娱乐时间,多做一份模拟题等,通过这种方式,强化自己的自律意识。
坚持与监督
战胜拖延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可以找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互相监督、互相鼓励,定期回顾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方法和计划,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一定能摆脱拖延症的困扰,在大学生活中取得优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