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记忆法
-
热带气候类型
-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可以想象赤道就像一条丝带贯穿这些地区,这些地方终年高温多雨,植被茂密,就像地球的“绿色腰带”,其气候特点是由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降水丰富。
-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的撒哈拉以南的热带草原区、南美洲的巴西高原等,它的分布规律是和热带雨林气候相邻,呈南北对称分布,这种气候有干季和湿季之分,原因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当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降水丰富,为湿季;受信风带控制时,降水较少,为干季,可以这样记:热带草原夹雨林,干湿两季很分明,动物迁徙随季变,低压信风交替临。
-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等地,它的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有雨季和旱季之分,雨季时,西南季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降水充沛;旱季时,东北季风干燥少雨,可以联想亚洲南部的地形像一个大喇叭,季风从这里长驱直入,带来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记忆口诀可以是:热带季风在亚洲,雨旱两季分清楚,西南季风降雨多,东北季风干燥处。
-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等,这里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或者信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气候干旱,可以想象这些地方是被太阳“炙烤”的区域,常年少雨,形成广袤的沙漠,记忆口诀:热带沙漠回归线,副高信风常相伴,终年炎热少雨水,沙海茫茫景象现。
-
亚热带气候类型
-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如我国南方地区、日本南部和韩国南部等,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东南部沿海,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这是因为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冬季受来自大陆内部的干冷气流影响,可以这样记:亚热季风两岸分(亚洲东部和北美、澳、南美东南部),夏雨冬干季分明,夏季暖湿冬季冷,作物熟制一年两(或三)。
-
温带气候类型
-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的部分地区等,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这是由于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从海洋带来水汽,降水多,可以想象地中海地区就像一个大舞台,夏季被副高这个“导演”掌控,天气晴朗干燥;冬季西风这个“新导演”上台,就带来了雨雪,记忆口诀:地中海气候三洲有(亚非欧),夏干冬湿降水稠,副高西风轮流换,水果园艺盛名留。
-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中纬度地区,如我国的华北、东北地区,日本的北部等,它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这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降水;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寒冷干燥,可以这样理解:亚洲东部季风强,温带季风夏雨凉,冬季寒冷又干燥,海陆差异是根源。
-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如亚欧大陆内部、北美大陆内部等,这里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因为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所以气候干燥,可以想象这些地方是大陆的“内陆腹地”,很难得到海洋的滋润,记忆口诀:温带大陆内部广,气候干燥温差强,距海遥远水汽少,四季分明夏热长。
-
寒带气候类型
- 寒带苔原气候和寒带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北的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等地,苔原气候区有苔藓、地衣等植被,冰原气候区则是被冰雪覆盖,这两种气候的共同特点是终年严寒,降水稀少,可以这样记:寒带气候极地存,苔原冰原两类型,终年寒冷降水少,极地动物耐寒冬。
特征对比记忆法
- 降水方面
将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情况进行对比,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年降水量一般在2000毫米以上;而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少雨,年降水量少于200毫米,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雨量较大;地中海气候则是冬季多雨,夏季少雨,通过这种对比,可以更清晰地记住各种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
- 气温方面
比较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变化,如热带气候类型终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气温也在18℃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寒带气候终年寒冷,最热月平均气温也很低,这种气温差异的对比有助于更好地区分气候类型。
生活实例记忆法
- 旅游体验:如果去过海南岛,就可以感受到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那里夏季暴雨频繁,冬季相对温暖干燥,而去黑龙江漠河等地,就能体会到温带季风气候冬季的寒冷和漫长,通过自己的旅游经历来联系气候类型,会让记忆更加深刻。
- 水果产地:知道热带水果如香蕉、芒果等主要产自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水果如苹果、梨等主要产自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这样根据水果的产地来反推气候类型,也是一种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