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自尊心过强是一个常见但需要谨慎处理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引导他们的方法:
理解自尊心过强的根源
青少年自尊心过强往往有多种原因,可能是出于对自我形象的过度关注,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渴望得到认可和尊重,在社交场合中,他们可能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评价而反应强烈,这其实是害怕自己的形象受损,家庭环境也可能产生影响,如果家庭中一直过度夸赞或者对孩子的要求过高,都可能导致孩子自尊心过强,有些家长总是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并且只允许孩子表现出优秀的一面,一旦孩子有小失误就会严厉批评,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必须时刻保持完美才能获得父母的爱和认可,从而自尊心变得极度敏感。
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
- 积极倾听
- 当青少年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时,要认真倾听,在家庭会议或者日常交流中,停下手中的事情,用眼神和肢体语言表示你在关注他们,让他们能够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对学校生活的抱怨,还是对朋友之间小矛盾的困惑,这种倾听会让青少年感受到被尊重,也有助于你了解他们自尊心过强背后的情绪。
- 孩子抱怨同学在课堂上嘲笑他的回答,你不要急于否定他的感受,而是说“你能和我讲讲当时的情况吗?你一定很不好受吧。”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们知道你在关心他们的情绪体验。
- 坦诚交流
- 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交流自尊心的问题,避免说教式的谈话,而是分享自己的经历,你可以说自己在青少年时期也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不开心,但是后来慢慢学会如何看待这些评价。“我小时候也很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有一次参加比赛没做好,我觉得特别丢人,但是后来我发现,其实大家很快就忘记了这件事,只有我自己还一直放不下,我们要学会放下过高的自尊心带来的包袱。”
- 也要让孩子知道自尊心过强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影响人际关系、让自己过于焦虑等,可以用具体的例子来解释,比如在团队合作中,因为太在乎自己的地位和形象,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可能会导致团队任务失败。
帮助青少年正确看待挫折和批评
- 挫折教育
- 为青少年创造一些适当的挫折情境,让他们学会面对失败,在家庭游戏中,可以故意让他们输几次,然后观察他们的反应,如果他们表现出过度的沮丧或者愤怒,就可以借此机会引导他们,可以说“输赢是很正常的,这次输了我们可以下次再来,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 当他们在学校遇到挫折,如考试失利或者竞选落选时,要引导他们分析原因,而不是只沉浸在自尊心受挫的情绪中,一起制定学习计划来提高成绩,或者帮助他们准备下一次竞选,让他们明白挫折是成长的机会。
- 正确对待批评
- 教导青少年区分建设性的批评和恶意的诋毁,当收到批评时,先冷静下来思考对方的意图,如果是为了帮助他们改进,就应该虚心接受,老师指出作业中的错误,要让孩子理解为这是老师在帮助他们进步,而不是在挑刺。
- 可以和孩子一起模拟被批评的场景,让他们练习如何回应。“如果有人说你画画不好看,你可以说‘谢谢你的意见,我会努力提高的’,而不是生气地反驳。”
鼓励多元化的自我认知
- 挖掘多种优点
- 帮助青少年看到自己除了外在表现和成绩之外的其他优点,一个在学习上自尊心很强,很在意排名的孩子,可以引导他发现自己在艺术、体育或者人际交往中的优点,他可能很会安慰朋友,或者在体育比赛中有很强的团队精神,通过强调这些优点,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价值不是仅仅取决于某一方面的表现。
- 可以制作一个“优点清单”,和孩子一起列出他们的优点,并且放在显眼的地方,当他们会因为某些事情而自尊心受挫时,提醒他们还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
- 培养兴趣爱好
鼓励青少年发展兴趣爱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接触到不同的人和观念,拓宽自己的视野,参加绘画社团、音乐小组或者科技俱乐部等,在兴趣爱好的世界里,他们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并且会发现自己只是众多爱好者中的一员,没有理由因为一点小批评就过度反应,在追求兴趣爱好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比自己厉害的人,也会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这有助于他们调整自己的自尊心,学会欣赏他人和互相帮助。
树立榜样
- 家长以身作则
- 家长自己要展现出健康的心态和适度的自尊心,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或者批评时,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孩子会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如果家长在被别人指出错误时能够坦然接受并且改正,孩子也会更容易模仿这种行为。
- 家长在工作中出现了小失误,回家后可以和孩子说“今天爸爸/妈妈在工作中犯了一个小错误,不过没关系,我已经知道了怎么改进,这也是一种学习呢。”
- 提供外部榜样
给孩子讲述一些名人或者身边人的故事,这些人物在面对挫折和批评时能够保持冷静和谦虚,科学家牛顿,他在取得巨大成就后仍然谦逊地学习,承认自己的知识是有限的,或者讲述身边某个同学在被老师批评后认真改正,最后取得进步的故事,通过这些榜样的力量,让青少年明白自尊心过强并不是一种值得炫耀的品质,适度的自尊和虚心学习才是更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