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演讲能力提升方法
打好基础:丰富知识储备
- 广泛阅读
- 鼓励小学生阅读各类书籍,包括故事书、科普读物、诗歌集等,通过阅读,他们能够接触到不同的词汇、语句和表达方式,拓宽视野,为演讲提供丰富的素材,阅读《小王子》,可以学习到其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在演讲中恰当引用,增添文采。
- 建立阅读笔记,记录好词好句、优美段落,并定期回顾,加深记忆,以便在演讲中灵活运用。
- 学习语文知识
- 扎实掌握课本中的字词、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正确使用词语能准确表达想法,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可使演讲更生动形象。“时光像一匹飞驰的骏马,匆匆而过”,运用比喻的手法,让表达更具感染力。
- 多进行一些语文知识的专项练习,如改写句子、扩写句子等,提高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
提升技巧:演讲技能训练
- 发音与吐字
- 练习普通话,纠正方言口音,确保发音准确清晰,可以通过跟读普通话广播、朗诵经典诗文等方式进行训练,每天跟着新闻联播主持人学习发音,注意他们的口型、声调、语速等。
- 注重吐字归音,把每个字的声母、韵母、声调都发完整,尤其是一些容易混淆的字音,如“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等,要重点练习。
- 语调与语速
- 根据演讲内容和情感表达需要,合理运用语调的变化,陈述事实时,语调平稳;表达喜悦时,语调轻快上扬;抒发悲伤时,语调低沉舒缓,比如在演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描述小女孩的悲惨遭遇,语调应低沉,以营造出压抑的氛围。
- 控制语速,一般演讲语速每分钟 150 - 180 字为宜,语速过快,听众难以跟上思路;语速过慢,容易让听众分散注意力,在重要内容处,可以适当放慢语速,以突出重点。
- 肢体语言
- 站姿要端正,双脚平稳站立,身体挺直,不要晃动或倚靠,双手自然下垂或放在身前,避免一些不良的小动作,如挠头、摸鼻子等。
- 运用手势辅助表达,如伸手示意、握拳表示坚定等,但手势要自然适度,不要过于夸张,在演讲中说到“让我们一起迈向美好的未来”时,可以向前伸出双手,做出引领的动作。
- 面部表情要丰富,根据演讲内容展现出相应的喜怒哀乐,与听众建立情感连接,微笑是最有亲和力的表情,能在演讲中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实践锻炼:积累演讲经验
- 课堂演讲
- 积极参与语文课堂的演讲活动,如课前三分钟演讲,提前准备好演讲内容,可以是自己的读书心得、有趣的事情等,通过课堂演讲,锻炼在众人面前说话的勇气和能力,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反馈,不断改进。
- 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演讲,学习他们的优点,如独特的开场、生动的表述等,同时也能从他们的不足之处吸取教训。
- 参加演讲比赛
- 学校经常会举办各种演讲比赛,鼓励小学生积极参加,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会更加精心地打磨演讲内容,不断提升演讲技巧,比赛的经历能让小学生适应不同的演讲场景和压力,增强心理素质。
- 赛后,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对整个演讲过程进行复盘,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演讲做好准备。
- 家庭演讲练习
在家里,可以对着家人进行演讲练习,家人能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支持,同时也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父母可以指出孩子演讲中的语气问题,爷爷奶奶可能更关注内容的易懂性。
培养自信:克服演讲恐惧
- 心理建设
- 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会在公众面前感到紧张,这是正常的反应,告诉他们要把紧张转化为动力,相信自己能够做好,可以给孩子讲述一些著名演讲家初次演讲时也会紧张的故事,让他们知道紧张并不可怕。
- 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在演讲前,让孩子多对自己说“我可以的”“我准备得很充分”等话语,增强自信心。
- 充分准备
当孩子对演讲内容非常熟悉,并且进行了多次练习后,他们在演讲时的自信心会大大增强,要帮助孩子精心准备演讲稿,反复练习演讲,直到能够熟练流畅地表达。
提升方面 | 具体方法 | 示例 |
---|---|---|
知识储备 | 广泛阅读 | 阅读《夏洛的网》,积累好词好句 |
学习语文知识 | 做语法练习题,掌握修辞手法 | |
演讲技巧 | 发音吐字 | 跟读普通话音频,纠正口音 |
语调语速 | 演讲时根据情感调整语调,控制语速 | |
肢体语言 | 用手势辅助表达,保持良好站姿 | |
实践锻炼 | 课堂演讲 | 课前三分钟分享趣事 |
演讲比赛 | 参加学校主题演讲比赛 | |
家庭练习 | 向家人演讲并接受建议 | |
自信培养 | 心理建设 | 讲演讲家故事,自我暗示 |
充分准备 | 熟悉演讲稿,多次练习 |
问题与解答
问题 1:孩子在演讲时总是忘词,怎么办? 答:要让孩子对演讲稿足够熟悉,多进行背诵练习,可以在演讲前,让孩子在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回顾演讲内容,如果忘词了,不要慌张,可以停顿几秒钟,看看是否能想起接下来的内容,或者直接跳过忘词的部分,继续往下讲,尽量不要让忘词影响到整个演讲的流畅性和自信心。
问题 2:如何让孩子在演讲中更有感染力? 答:除了运用恰当的语调、语速和肢体语言外,还要引导孩子在演讲中投入自己的情感,真正理解演讲内容的内涵,可以让孩子多体验生活,积累丰富的情感经历,这样在演讲时才能更好地感同身受,引起听众的共鸣,鼓励孩子在演讲中适当加入一些个人的独特见解或真实感受,也能增加感染力。
问题 3:孩子害怕在很多人面前演讲,怎么克服? 答:先从小规模的场景开始练习,比如在家庭聚会中让孩子表演一个小节目或讲一个故事,逐渐适应在众人面前表现,还可以带孩子去观看一些演讲活动,让他们感受演讲的氛围,明白演讲并没有那么可怕,家长和老师要多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信任,慢慢建立起在公众面前演讲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