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书法入门练习步骤
准备工作
(一)工具材料准备
- 毛笔:根据孩子年龄和手型选择合适的毛笔,初学一般选用羊毫或兼毫毛笔,如大白云、中白云等,笔锋以中号为宜,例如笔锋长度在 3 - 5 厘米左右,方便孩子握持和控制。
- 墨汁:选用质量较好、香味纯正的墨汁,如一得阁墨汁,避免使用劣质墨汁影响孩子健康和书写效果。
- 宣纸:初学者可先使用毛边纸或元书纸进行练习,这些纸张价格相对较为亲民,吸水性也适中,待孩子有一定基础后再使用宣纸。
- 砚台: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小巧的砚台,让孩子体验磨墨的乐趣,感受书法文化的韵味。
- 毛毡:铺在桌面上,防止墨水渗透弄脏桌子,选择厚度适中、防滑的毛毡。
(二)坐姿与执笔姿势纠正
- 坐姿:孩子坐在椅子上,背部挺直,不要靠椅背,肩膀放松,双脚平放在地面,身体与桌子保持一拳左右的距离,可以通过简单的口诀帮助孩子记忆,如“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 执笔:常见的执笔方法有五指执笔法,让孩子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笔杆,食指在前,拇指在后,食指的第一关节微微弯曲;中指在笔杆的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靠在中指后面,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笔杆垂直于桌面,掌心虚空,像握了一个鸡蛋一样,家长可以先示范,然后让孩子模仿,及时纠正错误姿势。
基础笔画练习
(一)笔画认知
- 横画:横画是汉字中最基本的笔画之一,向孩子讲解横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方法,起笔时,可轻轻逆锋入纸,然后调整笔锋,向右行笔,行笔过程中要保持力度均匀,速度平稳,收笔时可稍停顿,然后提笔,一”字,让孩子观察老师示范,然后在纸上进行多次练习,体会横画的特点。
- 竖画:竖画分为垂露竖和悬针竖,垂露竖的起笔同横画,行笔时笔锋垂直向下,力度逐渐加重,收笔时向上回锋,使笔画末端圆润,如“木”字中的竖画;悬针竖则在收笔时顺势向下出锋,笔画末端尖细,如“中”字的最后一笔竖,通过在米字格中练习,让孩子掌握竖画的位置和形态。
- 撇画:撇画有多种形态,如斜撇、竖撇、短撇等,以斜撇为例,起笔时逆锋向左上方入纸,然后迅速转向右下方,行笔过程中逐渐加重力度,撇出时要注意弧度自然,末端要尖锐,如“人”字的第一笔撇画,让孩子在练习时注意撇画的长度、角度和弧度的变化。
- 捺画:捺画与撇画相对,也有不同形态,如斜捺,起笔较轻,向右下方行笔,逐渐加重力度,到捺脚处稍停顿,然后向右上方慢慢出锋,捺脚要饱满有力,如“之”字的捺画,在练习过程中,引导孩子感受捺画的舒展和韵味。
(二)笔画练习方法
- 单独笔画练习:在田字格或米字格的练习纸上,让孩子逐个笔画进行练习,每个笔画练习时,要求孩子认真观察笔画在格子中的位置、长度、角度等,反复书写,直到掌握笔画的形态和书写技巧,练习横画时,可在一行中多次书写横画,对比每个横画的差异,不断改进。
- 笔画组合练习:当孩子对单个笔画有了一定的掌握后,可以进行简单的笔画组合练习,如“横竖”“横撇”“竖捺”等组合,通过练习笔画之间的搭配和衔接,让孩子初步感受汉字的结构特点,像“十”“八”“人”等简单字的书写练习,就是很好的笔画组合练习素材。
简单汉字结构练习
(一)结构类型认识
- 上下结构:向孩子介绍上下结构汉字的特点,即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如“尖”字,上面是“小”,下面是“大”,书写时要注重上下部分的比例协调和重心稳定,上部分一般较小且紧凑,下部分较大且稳重,让孩子通过观察和书写一些简单的上下结构汉字,如“思”“想”“冒”等,体会这种结构的书写要点。
- 左右结构:左右结构汉字在汉字中占很大比例,讲解时,告诉孩子左右部分的避让关系和高低错落的变化,林”字,左边的“木”要稍微收缩,右边的“木”的捺画可适当伸展,使整个字看起来和谐美观,让孩子练习“明”“双”“从”等左右结构汉字,感受其结构魅力。
- 包围结构:包围结构包括全包围、半包围等多种形式,以“国”字为例,它是全包围结构,书写时要先写外面的框,再写里面的部分,而且框的形状要方正,里面的部分要居中,对于半包围结构,如“句”,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比例和位置关系也很重要,通过练习“同”“风”“区”等字,让孩子掌握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律。
(二)结构练习方法
- 分析与模仿:在练习每个结构简单的汉字前,先和孩子一起分析字的结构特点,比如各部分的大小、高低、宽窄比例等,然后让孩子观察老师或字帖中的示范书写,进行模仿练习,在模仿过程中,强调孩子要仔细看清每个笔画的位置和形态,以及结构的组合方式。
- 反复书写与对比:让孩子在练习纸上反复书写同一个字,每写一遍,都对比与前一次书写的差异,看看是否在结构上更合理、笔画更协调,可以让孩子自己圈出写得较好的字,增强自信心和书写兴趣,鼓励孩子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看看同伴写的字,说说优点和不足。
书法作品创作尝试
选择
- 诗词短句:根据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选择一些简单的诗词短句作为书法作品的内容,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孩子比较熟悉,字数适中,适合初学者进行作品创作。
- 名言警句:挑选一些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这些语句不仅具有教育意义,而且在书写过程中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字的内涵。
(二)创作步骤
- 构思与布局:在开始书写作品前,先和孩子一起构思作品的布局,如果是竖幅作品,要考虑文字在宣纸或毛边纸上的位置,一般采用居中书写的方式,标题可写在作品上方中间位置,落款在作品右下角,对于横幅作品,同样要注重文字的排列整齐和整体的美感,可以让孩子先用铅笔在纸上轻轻画出文字的大致位置和范围,做到心中有数。
- 书写过程:在书写作品时,提醒孩子要按照平时练习的笔画和结构要求认真书写,注意书写的速度和节奏,不要过快或过慢,书写过程中要保持呼吸均匀,心态平和,如果写错了字,不要慌张,可以在错字旁边重新书写,尽量避免涂抹或使用修正工具,保持作品的整洁。
- 落款与盖章:作品完成后,进行落款,落款内容包括书写者的姓名、书写日期等,[姓名]书于[具体日期]”,落款的字体一般比正文小一些,选择合适的印章盖在落款处,印章可以是名章(一般是书写者的姓名印章)或闲章(如一些富有诗意或激励性的词语印章),但要注意印章的大小与作品整体协调。
常见问题与解答
(一)问题
- 孩子写不好横画,总是歪歪扭扭怎么办? 解答:首先检查孩子的执笔姿势是否正确,如果执笔不稳会影响笔画的书写,然后让孩子在练习横画时,放慢速度,注意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动作,可以在纸上画一些平行的直线,让孩子沿着线条练习横画的行笔方向,感受横画的水平感,多鼓励孩子,不要因为写不好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 孩子对书法练习没有兴趣,怎么办? 解答:尝试将书法练习与游戏相结合,比如开展书法比赛,和孩子一起比赛谁写的某个字更好看,或者设置一些奖励机制,当孩子完成一定的练习任务后,给予小奖品,也可以给孩子讲一些书法家的故事,让他们了解书法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激发孩子的兴趣,还可以带孩子去参观书法展览,让他们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 孩子在练习结构时,总是把握不好比例怎么办? 解答:在练习结构之前,先和孩子一起用分解的方法分析字的结构,比如将上下结构或左右结构的字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观察每个部分的大小和形状,然后让孩子在米字格或田字格中进行练习,对照格子来规范字的结构和比例,多给孩子展示一些结构优美的书法作品,让他们直观地感受不同结构的字在比例上的协调性,通过不断地观察和练习,逐渐提高孩子对结构比例的把握能力。 能帮助少儿逐步掌握书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