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变化、自我认知与成长等多方面的挑战,这使得一些学生容易出现抑郁倾向,早期识别高中学生的抑郁倾向对于及时干预、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情绪方面的表现
-
持续的低落情绪
- 高中生若经常处于情绪低落状态,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逐渐失去热情,如原本热爱的运动、音乐、阅读等,变得提不起劲,这可能是抑郁倾向的一个信号,以前热衷于参加篮球比赛,现在却总是找借口推脱,对球场上的拼搏不再有期待和兴奋感。
- 这种低落情绪并非短暂的情绪波动,而是持续较长时间,可能数周甚至数月,他们可能会经常唉声叹气,表情忧郁,整个人显得无精打采,即使在学校组织的有趣活动中,也难以展现出积极的情绪,常常是在一旁默默观望,无法融入欢乐的氛围。
-
情绪不稳定
- 除了持续低落,还可能表现出明显的情绪不稳定,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或者突然陷入极度的悲伤哭泣中,比如在课堂上,因为同学不小心碰掉了他的书本,就大发雷霆,反应过度;而在课后,可能又会因为老师的一句无心之言而独自默默流泪。
- 情绪的切换较为频繁且难以自控,时而焦虑不安,时而冷漠麻木,这种情绪的不稳定与他们内心的矛盾挣扎有关,一方面可能意识到自己学业压力大或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又不知道如何有效应对,从而导致情绪的剧烈波动。
行为方面的变化
-
学习行为改变
- 学业成绩可能出现明显下滑,这并非是因为智力因素,而是由于抑郁倾向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专注力,曾经努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可能会开始出现作业拖延、逃课、上课走神等现象,以前总是按时完成作业,现在却经常以各种理由拖欠,对学习任务产生抵触情绪。
- 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也会降低,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取得好成绩,从而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放弃一些学科的学习,在课堂上不再主动发言,害怕回答错误被同学嘲笑,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严重怀疑。
-
社交行为退缩
- 高中学生正处于渴望社交的年龄段,但如果有抑郁倾向,他们会逐渐回避社交场合,减少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不愿意参加班级聚会、社团活动等集体活动,比如以前是社团的活跃分子,现在却总是找借口不参加社团的例会和活动。
- 在与他人交流时,也会变得沉默寡言,眼神回避,很少主动开启话题或回应他人的热情,他们可能觉得自己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或者担心自己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到他人,从而选择自我隔离,这种社交退缩行为会进一步加重他们内心的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
生活习惯改变
- 睡眠规律紊乱是常见的表现之一,可能会出现失眠症状,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或者睡眠质量差,多梦易醒,也有部分学生会出现睡眠过多的情况,整天昏昏沉沉,缺乏活力,晚上明明很困,但躺在床上思绪纷杂,难以入眠,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或者在周末,别人都在正常活动,他却能睡上一整天。
- 饮食习惯也可能发生改变,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对食物没有兴趣,体重随之下降;或者相反,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通过食物来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和满足,个人卫生习惯也可能会变差,不再注重形象打理,头发凌乱、衣着不整等。
认知方面的特征
-
自我否定
- 具有抑郁倾向的高中生往往会过度贬低自己,对自己的外貌、能力、性格等方面都持有负面评价,他们可能会经常说自己长得不好看、不够聪明、性格不好等,并且坚信这些缺点是无法改变的,在考试失利后,不是客观分析原因,而是一味地责怪自己笨,认为自己永远都不会学好某些科目。
- 对未来也充满悲观和绝望,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希望,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可能会产生厌世情绪,甚至有自杀的念头或行为倾向,这种自我否定和悲观认知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态度。
-
注意力不集中
- 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注意力难以集中是抑郁倾向学生的又一特点,他们可能会频繁走神,思绪飘忽不定,无法专注于手头的任务,比如在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内容听不进去,思绪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些消极的事情或者空白一片。
- 这种注意力不集中还会影响他们的记忆力,对刚刚学过的知识很快就忘记,学习效率低下,在与人交流时,也会表现出心不在焉,不能很好地理解对方的话语,进一步影响人际关系。
身体方面的症状
-
疲劳乏力
- 经常感到身体疲惫,即使没有进行大量的体力活动,也会觉得浑身无力,这种疲劳感不会因为休息而得到明显缓解,仿佛身体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束缚着,在课间休息时,其他同学都在玩耍放松,而抑郁倾向的学生却只想趴在桌子上,没有力气参与任何活动。
- 身体的活力明显下降,行动变得迟缓,走路时步伐沉重,说话声音微弱,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这种身体上的疲劳乏力与他们内心的抑郁情绪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
躯体疼痛
- 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躯体疼痛,如头痛、腹痛、背痛等,这些疼痛通常检查不出具体的生理病因,但却真实地影响着学生的生活质量,经常会抱怨头痛,尤其是在学习压力较大或者情绪低落的时候,头痛症状会更加明显。
- 这种躯体疼痛可能是心理压力在身体上的一种投射,反映了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压抑,疼痛又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更加焦虑和抑郁。
高中抑郁倾向的早期识别需要综合关注学生的情绪、行为、认知和身体等多个方面的表现,教师、家长和同学应提高对这些迹象的敏感性,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避免抑郁倾向的进一步发展,保障高中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