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养成策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在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业成就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探索有效的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养成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状分析
不良学习习惯表现 | 具体例子 | 可能原因 |
---|---|---|
学习自觉性差 | 无人监督就不主动完成作业,经常拖欠作业 | 缺乏父母的督促和引导,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
学习注意力不集中 | 上课容易走神,做作业时容易被外界干扰 | 家庭环境嘈杂,缺乏安静的学习氛围;自身缺乏专注力训练 |
学习计划性缺失 | 不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临时抱佛脚 | 没有父母帮助制定学习计划,缺乏时间管理意识 |
学习态度不端正 | 对学习不感兴趣,认为学习无用 | 长辈溺爱,缺乏正确的学习引导;受周围不良环境影响 |
养成策略
(一)学校层面
- 建立学习支持系统
- 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定期与他们谈心,了解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 设立学习小组,安排成绩较好、责任心强的同学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数学学习中,让帮扶同学协助留守儿童理解难题,讲解解题思路。
- 开展学习习惯培养活动
- 举办学习方法讲座,邀请专家或优秀教师为留守儿童讲解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如何做笔记、如何预习和复习等。
- 组织学习竞赛活动,如书法比赛、知识问答竞赛等,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 打造书香校园,设置图书馆、阅览室等阅读场所,鼓励留守儿童多读书、读好书,培养阅读习惯。
-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自信心,从而促进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家庭层面
- 加强亲子沟通
- 父母要尽可能多地与孩子联系,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
- 在沟通中,要注重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需求和困惑,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建议。
- 委托合适监护人
- 父母要慎重选择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最好是有责任心、有一定文化水平且能够关注孩子学习的亲戚或朋友。
- 与监护人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商讨孩子的教育问题,要求监护人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遵守作息时间等。
- 创设良好家庭学习环境
- 即使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也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配备必要的学习用品。
- 监护人要减少在家中的娱乐活动,如看电视、打麻将等,避免干扰孩子的学习,营造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
(三)社会层面
- 社区支持
- 社区可以组织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和心理关怀服务,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 建立社区图书室或学习活动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免费的学习资源和场所,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 公益组织介入
- 各类公益组织可以针对留守儿童开展专项教育活动,如捐赠学习用品、举办夏令营等,拓宽留守儿童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良好学习习惯。
- 与企业合作,为留守儿童提供实习机会或职业体验活动,让他们了解社会需求,激发学习动力。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 1:留守儿童在学习习惯养成过程中,如果出现反复怎么办? 解答: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出现反复是正常的,要保持耐心和信心,不要对孩子责备或放弃,分析反复的原因,可能是受到外界诱惑、学习压力过大或者之前的不良习惯根深蒂固等,针对具体原因,调整培养策略,如加强监督、减轻学习负担、采用更有趣的学习方法等,继续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强化他们的正确行为,帮助他们逐步克服反复问题。
问题 2:如何提高留守儿童对学习习惯培养的主动性? 解答:可以通过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来提高主动性,根据孩子的特长和兴趣点,将学习内容与之结合,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让孩子参与学习习惯培养目标的制定,让他们有参与感和自主权,和孩子一起商量每天的学习计划、周末的学习安排等,当孩子参与到决策中时,他们会更愿意去执行,还可以建立奖励机制,当孩子主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或者取得进步时,给予适当的奖励,如一本喜欢的书、一次小旅行等,激励他们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