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演讲能力提升方法
演讲基础认知
(一)演讲的定义与意义
演讲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演讲能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信心以及沟通技巧等,在学校的活动中,如班会、校会、比赛等场合,良好的演讲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展现自我,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故事,也能在与他人交流时更加清晰、准确地表达观点。
(二)演讲的基本要素
- 演讲者:是演讲的主体,其形象、气质、声音、肢体语言等都会影响演讲效果,小学生要注重自身形象的整洁得体,保持自信的姿态,用真诚的眼神与观众交流。
- 听众:演讲的对象,了解听众的年龄、兴趣、知识水平等有助于调整演讲内容和方式,比如给低年级同学演讲,语言要更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给高年级同学则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深度和思考。
- :是演讲的核心,要主题明确、内容丰富、逻辑清晰,可以是讲述一个故事、阐述一个观点、介绍一种事物等,内容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范围,同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或趣味性。
- 演讲环境:包括场地大小、音响设备、布置氛围等,熟悉演讲环境,提前适应场地的声音效果、空间大小等,能让演讲者在演讲时更加自如。
演讲前的准备
(一)选题与立意
- 选择合适的主题:主题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我的梦想”“我爱我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这样他们才能有话可说,有感可发,主题也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教育价值,能够引发听众的共鸣。
- 明确立意:确定主题后,要明确演讲的核心思想,即想要传达给听众的主要观点和情感,以“我的梦想”为主题,立意可以是鼓励同学们勇敢追求梦想,不畏困难等。
(二)收集素材
- 生活素材:引导小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和积累素材,如身边的故事、自己的经历、同学之间的趣事等,这些素材真实亲切,容易让听众产生共鸣。
- 阅读素材:鼓励小学生阅读各种书籍、文章,从中获取丰富的知识、故事、名言警句等,在演讲关于“诚信”的主题时,可以引用《狼来了》的故事,或者一些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来增强说服力。
- 网络素材:在家长或老师的引导下,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与主题相关的图片、视频、数据等资料,使演讲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但要注意筛选信息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三)撰写演讲稿
- 开头:要吸引人,可以采用提问式、故事式、引用式等方法。“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梦想过自己有一天能成为超级英雄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梦想。”
- 主体:围绕主题展开,内容要有条理,可采用并列式、递进式、总分总等结构,在讲述“我的梦想”时,可以先说梦想是什么,然后讲为什么有这个梦想,接着再说如何去实现它,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
- :要简洁有力,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是总结全文、发出号召、引用名言等。“让我们都怀揣着梦想,努力前行,相信总有一天,我们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
(四)背诵与记忆
演讲稿写好后,要反复背诵,做到脱稿演讲,背诵时可以采用分段背诵、理解记忆等方法,将演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样在演讲时才能更加自然流畅,与听众有更好的眼神交流和情感互动。
演讲技巧训练
(一)语音语调
- 发音准确:小学生要学好普通话,纠正方言发音,注意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等的正确发音,可以通过朗读练习、绕口令等方式进行训练。
- 语调变化:根据演讲内容的情感和语气,合理运用语调的高低、升降、轻重等变化,使演讲更具感染力,在表达兴奋、激动的情绪时,语调可以升高;在讲述严肃、沉重的事情时,语调可以降低、语速放慢。
(二)语速控制
语速要适中,既不能太快让听众听不清内容,也不能太慢导致拖沓、冗长,使听众失去兴趣,演讲的语速每分钟控制在 150 - 180 字左右比较合适,在重要的内容、需要强调的地方可以适当放慢语速,在讲述轻松、有趣的部分可以适当加快语速。
(三)肢体语言
- 站姿:双脚站稳,身体挺直,不要摇晃或晃动身体,保持自信、大方的姿态,双手自然下垂或放在身前,避免一些小动作,如摸头发、搓衣角等。
- 手势:运用恰当的手势可以增强演讲的表现力,伸手示意、握拳表示决心、挥手表示告别等,手势要自然、协调,与演讲内容相配合,不要过于夸张或生硬。
- 表情:面部表情要丰富,根据演讲内容展现出相应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微笑是最基本的表情,能让观众感受到演讲者的亲和力和自信,眼神要坚定地与观众交流,扫视全场,不要只盯着一个地方看。
(四)情感表达
演讲时要融入自己的情感,让听众能够感受到演讲者的热情、真诚、愤怒、感动等情绪,可以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和体会,调动自己的情绪,用声音、肢体语言等将情感传递出去,在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时,声音可以微微颤抖,眼神中流露出悲伤或感动的神情。
演讲实践与反馈
(一)模拟演讲
在家里或班级内进行模拟演讲,邀请家人或同学作为观众,按照正式演讲的要求进行演练,模拟演讲后,认真听取观众的意见和建议,如声音是否清晰、语速是否合适、肢体语言是否自然、内容是否有吸引力等,针对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参加演讲活动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活动等,在实际的演讲场景中锻炼自己,在活动中,可以学习其他优秀选手的演讲技巧和经验,同时也能克服紧张情绪,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三)录制演讲视频
用手机或摄像机录制自己的演讲视频,事后观看视频,从第三方的角度观察自己的演讲表现,发现自己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改进。
心理调适与自信培养
(一)克服紧张心理
- 充分准备:熟悉演讲内容和流程,对演讲环境有提前的了解,这样可以减少因未知而产生的紧张感。
- 心理暗示:在演讲前,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可以的”“我已经准备好了”等,增强自信心。
- 深呼吸放松:演讲前感到紧张时,可以进行几次深呼吸,慢慢地吸气,然后缓缓地呼气,让身体和心情放松下来。
(二)培养自信心
- 积累成功经验:从小型的演讲活动开始,每次取得一点进步或获得一些小成功,如得到老师同学的表扬、在比赛中获得奖项等,都能增强自信心,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演讲学习和实践中。
- 他人鼓励: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小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支持,肯定他们在演讲方面的每一点努力和进步,让他们在积极的氛围中逐渐建立起自信心。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 1:演讲时总是忘词怎么办? 答:这是很正常的情况,尤其是在紧张的时候,要对演讲稿非常熟悉,多背诵几遍,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如果忘词了,不要慌张,可以先停顿一下,快速在脑海中回忆接下来的内容,然后继续演讲,也可以巧妙地利用一些连接词或句子,如“刚才我提到的……接下来我想说的是……”来过渡,争取时间回忆内容,平时多进行模拟演讲,增加对稿件的熟练度,也能有效减少忘词的情况。
问题 2:怎样让演讲更有吸引力? 答:除了掌握基本的演讲技巧外,还可以在内容上多下功夫,比如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幽默风趣的语言、新颖独特的观点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在演讲形式上,可以结合一些多媒体元素,如播放一段与主题相关的视频、展示一些图片等,增强视觉效果,与听众进行互动,如提问、邀请听众参与等,也能让演讲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听众积极参与。
问题 3:如何提高演讲的逻辑思维能力? 答:在撰写演讲稿时,要先明确主题和核心观点,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内容,如总分总、递进、并列等结构,可以使用一些连接词和过渡句,如“““““等,使内容之间的衔接更加自然流畅,逻辑更加清晰,平时也可以多做一些逻辑思维训练,如阅读一些逻辑推理文章、做脑筋急转弯题目等,有助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让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