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对儿童的影响
心理方面
影响维度 | 具体表现 |
---|---|
情绪问题 | 网络成瘾的儿童容易出现冲动、任性、爱发脾气、焦虑和抑郁等消极情绪,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验证,儿童青少年网瘾患者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水平升高,这种化学物质令上网者呈现短时间的高度兴奋,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但之后的颓废感和沮丧却较前更为严重。 |
人格发展 | 网络成瘾儿童往往具有孤独、冷漠、依赖等特点,他们长期脱离现实生活,与现实社会脱轨,对现实生活产生焦虑、恐惧、怀疑等情绪反应,容易出现不良人格特质。 |
社交障碍 | 网络成瘾会使儿童的人际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他们与同学、老师、父母之间存在较大的隔阂,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他们会通过网络来缓解内心的紧张感和焦虑,在现实生活中很少与人接触,因此会对人际关系感到紧张。 |
生理方面
影响维度 | 具体表现 |
---|---|
视力下降 | 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眼睛易疲劳、干涩,导致视力模糊,近视风险大幅增加。 |
体态发育不良 | 儿童青少年长时间和长期看手机,容易保持低着头和弯腰驼背的姿势,这对颈椎和脊柱会产生损害。 |
睡眠质量降低 | 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可能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影响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
学习方面
影响维度 | 具体表现 |
---|---|
学习成绩下滑 | 网络成瘾的儿童会将大量时间花费在网络上,从而减少了用于学习的时间,导致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
学习兴趣减弱 | 网络中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即时反馈机制容易使儿童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降低他们对传统学习方式的兴趣。 |
认知能力受限 | 无论是动画片还是电子游戏,都是无数个连续画面快速播放的过程,大脑还没来得及反应时,就会呈现下一个画面,所以人总是处于被动接收状态,如果孩子长时间沉浸其中,经常受其被动掌控,其大脑主动思考的意识就会缺乏,自发的思维积极性就会受到抑制。 |
价值观方面
影响维度 | 具体表现 |
---|---|
价值观念偏差 |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部分内容可能包含暴力、色情、迷信等不良元素,儿童缺乏辨别能力,容易受到这些负面信息的影响,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
道德意识淡薄 | 在网络的匿名环境下,儿童可能更容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忽视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如在网络上抄袭作业答案,甚至在社交媒体上过度追求自我表达和发表了不当言论。 |
相关问题与解答
(一)问题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网络成瘾?
(二)解答
-
观察行为表现:如是否经常无法控制上网时间、是否因上网而忽视学习和其他重要活动、是否在停止上网时出现烦躁不安等情绪。
-
关注心理状态:留意孩子是否有情绪波动大、孤僻、焦虑、抑郁等异常心理表现。
-
查看社交情况:若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减少,更愿意与网友交流,可能是网络成瘾的一个信号。
-
评估学业成绩: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突然明显下降,且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大幅降低,有可能是网络成瘾影响了其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