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论文查重原理与降重技巧
论文查重的原理
(一)查重系统的数据库
查重系统依赖于庞大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包含了往届毕业生的论文、学术期刊文章、会议论文、网络资源等,知网查重系统,其数据库涵盖了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多个大型数据库,当对一篇论文进行查重时,系统会将这篇论文与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比对。
(二)比对方式
- 字词比对 系统会按照一定的规则对论文中的字词进行比对,通常是以连续的字符为单位,比如连续8 - 12个字符(不同查重系统可能有差异)与数据库中的文献相同,就可能被标记为疑似重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句话,如果在其他文献中有相同的连续字符组合,就可能触发查重机制。
- 语义比对 一些先进的查重系统还会考虑语义,这意味着即使字词不完全一样,但表达的意思相同,也可能被判定为重复。“A导致B”和“B是由于A”这种语义相近的表述,在高级查重系统中可能会被识别为重复内容,目前大部分查重系统还是以字词比对为主,语义比对还在不断完善中。
(三)查重结果的报告
查重系统在完成比对后,会生成一份查重报告,报告中会显示论文的重复率,即重复内容占总字数的比例,还会详细标注出重复的部分,一般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如红色表示高度重复,黄色表示轻度重复等,报告还可能会提供重复内容的来源,方便作者对照修改。
降重技巧
(一)改写句子
- 改变句式
- 主动句与被动句转换:原句“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主动句),可以改为“实验被研究人员进行了”(被动句),这种方式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前提下,改变了句子的结构,能够有效降低重复率。
- 陈述句与疑问句转换:如“这种方法提高了效率”(陈述句),可改为“难道这种方法没有提高效率吗?”(疑问句),不过要注意,疑问句的使用要符合语境,不能过于生硬。
- 替换词汇
- 同义词替换: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优点”可以换成“优势”,“丰富”可以换成“充裕”等,但要注意词汇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不能为了降重而改变原意,在医学论文中,“肿瘤”就不能随意替换为“肿块”,因为它们的含义有细微差别。
- 近义词短语替换:“可以换成“,“因为………”可以换成“由于……故而……”等。
(二)调整段落结构
- 合并或拆分段落
- 如果一个段落中有较多重复的内容,可以考虑将其拆分成几个小段落,然后在每个小段落中适当添加一些自己的分析或描述,一个长段落是在介绍某种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将不同阶段的发展拆分成不同段落,并在每个段落中加入对该阶段特点的自己的见解,关联性较强的几个短段落,可以合并成一个段落,重新组织语言,这样可以避免因段落分割而造成的重复。
- 调换段落顺序 在不影响论文逻辑的前提下,调换段落顺序也是一种降重方法,在论述某个问题的多个方面时,原本是按照A、B、C的顺序阐述,可以调整为B、A、C的顺序,但要注意,调换顺序后要保证段落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
(三)增加原创内容
- 补充案例或数据
- 在论述观点时,增加自己收集的案例或数据,在一篇管理学论文中,在阐述某种管理理念的应用时,可以添加自己所实习企业或其他相关企业的实际案例,详细说明该理念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取得的效果等,这样不仅可以降重,还能使论文内容更加丰富、有说服力。
- 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部分,可以补充最新的数据来支持论点,在经济学论文中,引用最新的宏观经济数据来阐述经济现象,使论文更具时效性。
- 加入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 在引用他人观点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见解,在引用了某学者关于文化传播的理论后,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的文化现象,分析该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或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样可以体现论文的原创性,同时也减少了重复内容的比例。
(四)合理引用
- 正确标注引用格式
- 不同学科、不同学校可能对引用格式有不同的要求,常见的有APA、MLA、Chicago等格式,以APA格式为例,在文中引用他人观点时,需要注明作者姓名(姓,名的首字母)和年份,如(Smith, J. 2020),在文末的参考文献列表中,要详细列出文献的信息,包括作者、文献题目、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页码等,正确标注引用格式可以避免被查重系统误判为抄袭。
- 控制引用比例
- 论文的引用比例不宜过高,学校或导师通常会规定一个合理的引用范围,如不超过论文总字数的10% - 15%,如果引用过多,即使标注了引用格式,也可能会被认为是论文原创性不足,要在保证论证充分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引用。
通过了解论文查重的原理,运用上述降重技巧,可以有效降低论文的重复率,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