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拼音基础学习技巧
拼音学习的重要性
拼音是学习汉字的重要工具,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学好拼音能够为识字、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帮助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在语文学习的旅程中顺利前行,通过拼音,学生可以准确地认读汉字,提高阅读能力,还能在书写时快速找到正确的发音,助力口语表达更加标准清晰。
声母学习技巧
(一)记忆口诀
声母共有 23 个,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口诀来帮助记忆。“像个 6 字 b、b、b,右上半圆 p、p、p,两个门洞 m、m、m,一根拐棍 f、f、f。”这样的口诀形象生动,将声母的形状与发音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声母的外形和读音。
声母 | 发音特点 | 记忆口诀 |
---|---|---|
b |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读音轻短 | 像个 6 字 b、b、b |
p | 双唇送气清塞音,发音时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同时送出一股较强的气流,读音轻短 | 右上半圆 p、p、p |
m | 双唇浊鼻音,发音时双唇紧闭,舌后部上抬,软腭下垂,鼻腔共鸣,气流从鼻腔出来,读音轻短 | 两个门洞 m、m、m |
f | 唇齿清擦音,发音时下唇接触上齿,形成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读音轻短 | 一根拐棍 f、f、f |
(二)趣味练习
- 制作声母卡片:准备一些硬纸片,将声母写在上面,一面写字母,一面画与口诀相关的图案,b 的卡片一面写“b”,另一面画一个“6”的图案,学生可以一边看卡片,一边背诵口诀,加深记忆。
- 声母猜猜猜:教师或家长说出声母的发音特点或口诀,让学生猜出对应的声母,如:“像个 6 字是什么声母?”“右上半圆是哪个声母?”通过这种互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韵母学习技巧
(一)单韵母学习
单韵母有 6 个,分别是 a、o、e、i、u、ü,学习单韵母时,要注意发音的准确性和口型的变化。
- a:发音时,嘴巴张大,舌头居中,舌位低,嘴唇呈自然状态,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医生给病人检查喉咙时,病人发出的“啊”的口型,a 的发音口型。
- o:发音时,嘴唇拢圆,舌头后缩,舌面后部隆起,可以让学生模仿公鸡打鸣“喔”的发音,但要注意去掉声调,读得轻短一些。
- e:发音时,嘴角向两边咧开,舌头后缩,舌根稍微抬起,可以让学生读“鹅”的第一声,然后去掉声调,反复练习。
- i:发音时,牙齿对齐,舌头前伸,舌尖抵住下齿背,气流从舌尖和齿背的缝隙中挤出,声音轻短,可以让学生看着自己的牙齿,想象舌尖轻轻抵住下齿背的感觉,发出“衣”的音。
- u:发音时,嘴唇拢圆,突出成小孔,舌头后缩,舌面后部隆起,可以让学生吹笛子时发出的“呜”的音,但要注意去掉声调,读得轻短。
- ü:发音时,嘴唇撮成圆形,突出成小孔,舌头前伸,舌尖抵住下齿背,气流从舌尖和齿背的缝隙中挤出,声音轻短,可以让学生先发“i”的音,然后嘴唇撮成圆形,发出“ü”的音,对比感受两者的区别。
(二)复韵母学习
复韵母是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而成的韵母,共有 13 个,学习复韵母时,要注意发音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 ai:发音时,先发 a 的音,然后舌尖逐渐向上移动,最后发 i 的音,中间气流不断,发音连贯,可以让学生先读 a,然后慢慢滑向 i,反复练习。
- ei:发音时,先发 e 的音,然后舌尖逐渐向上移动,最后发 i 的音,发音过程要连贯,可以让学生模仿“喂”的发音,但要注意去掉声调,读得轻短。
- ui:发音时,先发 u 的音,然后舌尖逐渐向上移动,最后发 i 的音,发音要连贯,可以让学生先读 u,然后慢慢滑向 i,注意口型的变化。
- ao:发音时,先发 a 的音,然后嘴唇逐渐拢圆,最后发 o 的音,发音连贯,可以让学生先读 a,然后慢慢过渡到 o,感受发音的变化。
- ou:发音时,先发 o 的音,然后嘴唇逐渐收拢,最后发 u 的音,发音要连贯,可以让学生先读 o,然后慢慢滑向 u,反复练习。
- iu:发音时,先发 i 的音,然后嘴唇逐渐拢圆,最后发 u 的音,发音连贯,可以让学生先读 i,然后慢慢过渡到 u,注意口型的变化。
- ie:发音时,先发 i 的音,然后舌尖逐渐向后移动,最后发 e 的音,发音连贯,可以让学生先读 i,然后慢慢滑向 e,感受发音的变化。
- üe:发音时,先发 ü 的音,然后舌尖逐渐向后移动,最后发 e 的音,发音要连贯,可以让学生先读 ü,然后慢慢滑向 e,注意口型的变化。
- er:发音时,舌尖卷起,靠近硬腭前部,气流从舌尖和硬腭的缝隙中挤出,声音轻短,可以让学生模仿“耳”的发音,但要注意去掉声调,读得轻短。
(三)鼻韵母学习
鼻韵母分为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前鼻韵母有 5 个,分别是 an、en、in、un、ün;后鼻韵母有 4 个,分别是 ang、eng、ing、ong。
- 前鼻韵母发音时,先发前面的元音,然后舌尖或舌根向上移动,抵住上齿龈或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an 的发音是先发 a 的音,然后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鼻腔出来;en 的发音是先发 e 的音,然后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鼻腔出来。
- 后鼻韵母发音时,先发前面的元音,然后舌根后缩,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ang 的发音是先发 a 的音,然后舌根后缩,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eng 的发音是先发 e 的音,然后舌根后缩,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
整体认读音节学习技巧
整体认读音节共有 16 个,它们不需要拼读,直接认读,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
- 制作整体认读音节卡片:将整体认读音节写在卡片上,一面写字母,一面画与音节相关的图画,zhi 的卡片一面写“zhi”,另一面画一支树枝,学生可以通过看卡片上的图画来联想音节的发音和形状,加深记忆。
- 编故事记忆:将整体认读音节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帮助学生记忆。“小 i 和小 u 一起去旅游,他们来到了美丽的草原(yuan),看到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shun),小 i 和小 u 高兴极了,他们一起说:‘真有趣(zhi)!’”通过这样的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整体认读音节。
拼音的拼写规则
- 声母和韵母相拼时,要注意声母轻短,韵母响亮清晰,b - a → ba,发音时先读轻短的 b,然后读响亮的 a,快速连读成 ba。
- 两拼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直接相拼而成,m - a → ma,t - i → ti 等,在拼读时,要让学生掌握“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的口诀,即声母发音要轻短,韵母发音要响亮清晰,然后将两者快速连读。
- 三拼音节:由声母、介母和韵母三部分组成,g - u - a → gua,h - i - ao → hiao 等,拼读三拼音节时,要先将声母和介母相拼,然后再将拼出的音与韵母相拼,可以让学生记住“声轻介快韵母响,三拼连读很顺当”的口诀,帮助掌握拼读方法。
拼音的书写规范
拼音的书写规范对于学生来说也非常重要,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笔画顺序和书写格式。
- 声母的书写:声母一般占半个拼音格的中间位置,b 的第一笔是竖,占上半格的三分之二,第二笔是右半圆,占下半格的三分之二;p 的第一笔是竖,占上半格的三分之二,第二笔是右半圆,占下半格的三分之二;m 的第一笔是竖弯,占上半格的三分之二,第二笔和第三笔是竖弯折,占下半格的三分之二。
- 韵母的书写:单韵母和声母一样,占半个拼音格的中间位置,复韵母中的 ai、ei、ui、ao、ou、iu、ie、üe 等占一个拼音格,书写时要紧凑;er 占半个拼音格,鼻韵母中的 an、en、in、un、ün 占半个拼音格;ang、eng、ing、ong 占一个拼音格。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 1:如何区分 b 和 d? 解答:b 和 d 的发音不同,b 是双唇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读音轻短;d 是舌尖中浊边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然后舌尖突然放开,让气流从舌尖和齿龈的缝隙中挤出,读音轻短,在书写上,b 的半圆在右边,d 的半圆在左边,可以通过一些口诀来帮助区分,如“右下半圆 b、b、b,左下半圆 d、d、d”,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比发音和书写来加深记忆。
问题 2:为什么有些拼音要加声调? 解答:声调是汉语拼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区分不同的汉字读音。“ma”这个拼音,加上不同的声调可以表示不同的汉字,如“mā”(妈)、“má”(麻)、“mǎ”(马)、“mà”(骂),声调的变化可以使汉语的发音更加丰富多样,准确地表达不同的意思,在学习拼音时,要让学生掌握声调的发音规律和标注方法,通过多读多练来提高声调的准确性。
问题 3:如何提高拼音的拼读速度? 解答:首先要熟练掌握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发音,这是提高拼读速度的基础,然后要多进行拼读练习,可以通过一些拼读游戏、拼读卡片等方式来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在拼读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拼读方法,如“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的两拼音节拼读口诀和“声轻介快韵母响,三拼连读很顺当”的三拼音节拼读口诀,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带有拼音的文章或书籍,在实际阅读中提高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