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看图写话范文指导》
看图写话的重要性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看图写话是锻炼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图片,学生能够将所看到的内容转化为文字,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观察图片的方法
(一)整体观察
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整体观察,了解图片的大致内容和主题,图片中描绘的是一个场景、一个事件还是一个人物?让学生对图片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二)局部观察
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再进行局部观察,仔细观察图片中的人物、景物、动物等元素,注意它们的形态、表情、动作、颜色等细节,人物的表情是开心还是难过?动物在做什么呢?
(三)顺序观察
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远及近等,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描写更有条理,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展开想象的技巧
(一)补充画面内容
图片往往只是展示了一个瞬间或部分内容,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来补充画面之外的信息,图片中的人物在做什么之前发生了什么?之后又会怎么样?
(二)揣摩人物心理
想象图片中人物的内心想法和感受,当一个人收到礼物时,他可能会感到惊喜、开心,学生可以把这些心理活动描写出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三)添加对话和声音
为了让画面更加鲜活,可以给图片中的人物或动物添加对话,或者描述一些周围的声音,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唱歌。
范文示例及分析
(一)范文示例
《公园里的一天》
星期天的早晨,阳光明媚,小明和小红兴高采烈地来到公园里玩耍。
公园里的风景真美啊!绿油油的草地上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招手,不远处,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木郁郁葱葱,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树林旁边有一个清澈见底的小湖,湖水像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周围的景色。
小明和小红来到湖边,他们看到湖面上有几只小船在飘荡,小明兴奋地说:“小红,我们去划船吧!”小红高兴地点点头,他们租了一艘小船,小心翼翼地上了船,小明拿起桨,用力地划着,小船缓缓地向前行驶,小红坐在船尾,欣赏着周围的美景,嘴里还不时地哼着小曲。
划完船后,他们来到草地上,小明拿出自己带来的风筝,递给小红,小红拿着风筝,小明拉着线,迎着风跑了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他们看着风筝,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小明和小红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公园,他们今天玩得真开心啊!
(二)范文分析
- 整体结构:这篇范文按照时间顺序,先描述了星期天早晨小明和小红来到公园,然后分别描写了他们在公园里划船、放风筝的活动,最后写了他们离开公园,结构清晰,条理分明。
- 观察细致:作者对公园里的景色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如草地、小花、树林、小湖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也进行了具体的刻画,如小明划船时的小心翼翼、小红放风筝时的高兴笑容等。
- 想象丰富:在描写过程中,作者补充了一些画面之外的内容,如小明和小红划船时的对话、放风筝时的情景等,使整个故事更加完整、生动。
常见问题与解答
(一)问题:看图写话时总是不知道该写什么?
解答:这是因为观察不够仔细,要先认真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的主要元素和关键信息,然后根据这些内容展开想象,确定写作思路,可以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方面入手,想一想图片中的人物在做什么?他们是在哪里?什么时候做的?为什么会这样做?等等。
(二)问题:写话时语言很平淡,不生动?
解答:要注意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丰富语言,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要多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还可以使用一些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增加文章的文采。
(三)问题:写话时内容不连贯,东一句西一句?
解答:在写作之前,要先构思好文章的结构,确定好写作顺序,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来写,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过渡自然,前后衔接紧密,可以使用一些表示时间、地点、因果关系的连接词,如“““““因为”“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