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凌是一个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和成长的问题,帮助孩子应对校园欺凌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详细的方法: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 营造信任氛围
- 孩子需要感受到父母或监护人是他们可以信赖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通过积极倾听、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来建立这种信任,每天安排一段专门的时间和孩子聊天,让他们分享学校里的事情,无论是开心的还是不开心的,当孩子说话时,给予专注的眼神和回应,不要中途打断或者急于评判。
- 对于孩子遇到的小问题,也要表现出关心和理解,比如孩子抱怨和同学的小矛盾,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情绪,这样孩子在遇到校园欺凌这种比较严重的情况时,才更有可能向家长敞开心扉。
- 鼓励倾诉
- 告诉孩子,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毫无顾忌地和家长说,让孩子知道,被欺凌并不是他们的错,而且家长会和他们一起面对,可以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如果你在学校有人欺负你,你一定要告诉我,我们一起想办法,我不会让你一个人承受这些”。
- 当孩子开始讲述被欺凌的经历时,要保持冷静,不要马上表现出愤怒或者过度紧张,以免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耐心地听孩子说完每一个细节,包括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以及具体的欺凌行为等。
增强孩子自身的能力
- 社交技能培养
- 教孩子如何正确地与同学交往,教导孩子学会分享、合作和尊重他人,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模拟不同的社交场景,练习如何友好地与人沟通、如何解决冲突,设置一个场景是两个孩子争抢玩具,让孩子扮演其中一个角色,尝试用礼貌的语言和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 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如社团、兴趣小组等,在这些活动中,孩子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提高自己的社交地位和自信心,也能让孩子更好地了解群体生活的规则和动态,减少被欺凌的风险。
- 自我保护能力训练
- 身体上的自我保护能力很重要,可以让孩子学习一些简单的防身术,如跆拳道、武术中的基本招式等,但这些训练的目的不是让孩子主动攻击他人,而是在危险情况下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教孩子如何摆脱别人的拉扯,如何用手臂遮挡避免受到伤害等基本动作。
- 也要注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教导孩子在面对欺凌时,要保持冷静,不要被欺凌者的情绪所左右,当被嘲笑时,可以在心里告诉自己“这是他们的问题,不是我的错”,避免陷入自卑和自我怀疑的情绪中。
与学校密切合作
- 了解学校政策和措施
- 家长要熟悉学校的反欺凌政策和程序,可以向学校索取相关的文件,或者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详细了解学校对于校园欺凌的定义、处理流程以及预防措施,有些学校会设立专门的反欺凌委员会,家长要了解这个委员会的职责和运作方式,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有效地沟通和监督。
- 询问学校关于校园安全的措施,如是否有监控设备、保安人员的巡逻情况等,如果发现学校在安全措施方面存在不足,可以以合理的方式向学校提出建议,促进学校加强安全管理。
- 与教师保持沟通
- 定期和孩子的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交流,告知教师自己的孩子可能会面临校园欺凌的风险,或者已经出现了被欺凌的迹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和校园生活中更加关注孩子的情况,老师可以在安排座位、分组活动等方面适当照顾孩子,避免孩子成为被孤立的对象。
- 当孩子遭遇欺凌后,要及时和教师沟通事情的经过,和教师一起分析情况,共同商讨对策,教师可以在班级里开展关于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对欺凌行为进行批判,同时鼓励同学们互相帮助,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提供心理支持
- 安抚情绪
- 当孩子遭遇校园欺凌后,情绪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恐惧、焦虑、自卑等情绪,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安慰,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情绪是被理解和接纳的,可以抱抱孩子,轻声安慰他们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不过我们会一起度过这个难关”。
- 允许孩子有情绪发泄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孩子想哭,不要阻止他们,让他们把内心的痛苦和委屈释放出来,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放松的活动,如深呼吸、听音乐、看电影等,帮助孩子缓解紧张的情绪。
- 重建自信
- 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信,如果孩子在绘画方面有天赋,就鼓励他们参加绘画比赛或者展览,让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获得成就感,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些小目标,当他们完成目标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奖励,孩子克服了不敢和某个同学说话的心理障碍,就表扬他们的勇敢和进步。
-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经验,当孩子在新的活动中取得成绩或者得到他人的认可时,他们的自信心会逐渐增强,让孩子参加志愿者活动,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
帮助孩子应对校园欺凌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增强孩子自身能力、与学校合作以及提供心理支持等多方面的措施,可以让孩子在面对校园欺凌时更有力量去应对,并且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