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大学“水课”不浪费时间
认识“水课”
在大学中,“水课”通常是指那些课程内容相对简单、考核要求较低、对学生知识技能提升和学术发展帮助较小的课程,即使是“水课”,也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对待它。
|“水课”特点|具体表现| |---|---|基础、浅显|多为公共必修课或专业基础课中的一些概论性课程,如大学语文、思修等,知识深度有限,以普及基础知识为主。| |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课堂互动较少,学生参与度不高,老师在讲台上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在下面被动听讲,缺乏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考核形式轻松|考试难度较低,题型多为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题,或者以论文、报告等主观题为主,且评分标准相对宽松,有些课程甚至平时成绩占比较大,期末考试简单复习就能通过。|
明确目标与态度
- 树立正确认知
- 要明白大学的每一门课程都有其设置的意义,即使是“水课”,也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思修课培养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会贯穿整个大学生活乃至未来的人生;大学语文能提升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对撰写各类文书、论文都有所帮助。
- 不要因为课程“水”就产生轻视心理,而应将其视为一个可以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的平台,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充实自己。
- 设定个人目标
- 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和兴趣爱好,为“水课”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如果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上计算机基础课,可以设定目标为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的高级功能,以便日后在处理文档、数据时提高效率;或者学会简单的编程逻辑,为可能的跨学科研究或创新项目打下基础。
- 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比如每周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掌握几个关键的知识点或技能点等,这样可以让学习更具计划性和可操作性。
课堂学习策略
- 主动参与互动
- 尽管“水课”的互动氛围可能不太浓厚,但还是要积极争取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环节,这不仅是对自己知识的检验和巩固,还能锻炼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有深度的问题,引发老师和同学的思考和讨论,可能会让原本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 与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课后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交流学习心得,这有助于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老师可能会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文章或学术网站,拓宽学习视野。
- 优化笔记方法
- 不要简单地逐字记录老师的讲解内容,而是采用结构化笔记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课程的主要框架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将重点内容以关键词、简短语句的形式记录下来,便于课后复习和记忆。
- 可以在笔记中添加自己的疑问、思考和感悟,使笔记成为自己知识储备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纯的文字记录,这样在复习时,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学习效果。
课外拓展学习
- 阅读相关书籍文献
- 根据课程内容,选择一些深入探讨相关主题的书籍进行阅读,对于历史类的“水课”,可以阅读专业历史学家的著作,了解不同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对于经济学课程,可以阅读经典的经济学著作,如《国富论》《资本论》等,拓宽经济视野,培养经济思维。
- 利用学校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查找与课程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了解该领域的前沿动态和研究热点,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还可能在未来的考试或作业中提供一些新颖的观点和素材。
- 参加学术讲座与社团活动
- 关注学校举办的各类学术讲座,尤其是与“水课”相关领域的讲座,讲座通常会邀请业内专家或知名学者进行分享,他们会带来最新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和独特的见解,这些都是课堂上难以获取的宝贵知识。
- 加入与课程相关的社团组织,如文学社、历史研究会、经济论坛等,在社团活动中,可以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学术竞赛等,通过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进一步提高自己在该领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
利用时间进行自我提升
- 学习实用技能
- 在“水课”的课余时间,可以学习一些实用的软件技能,如 Photoshop、Premiere 等图像和视频编辑软件,Excel 高级数据处理功能,Python 编程语言等,这些技能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能够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 考取一些与专业或兴趣相关的证书,如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教师资格证、导游证等,证书不仅是对自己知识能力的一种证明,还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或个人成长增添筹码。
- 开展个人兴趣项目
- 如果对某个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可以利用“水课”的时间开展个人兴趣项目,喜欢摄影的学生可以策划一个摄影专题项目,拍摄校园风景、人物故事等,并通过后期制作展示自己的作品;对写作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创作一部小说或散文集,锻炼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创作思维。
- 参加线上课程学习平台的一些优质课程,如 Coursera、EdX、中国大学 MOOC 等平台上的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由国内外知名高校和机构提供,质量较高,可以选择与“水课”相关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拓宽知识面,提升专业素养。
总结与反思
定期对在“水课”上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评估自己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有哪些收获和不足,根据总结的结果,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要将“水课”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为自己的大学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水课”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应对,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提升,就能够在“水课”中不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