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
沟通前的准备
(一)明确沟通目的
家长在与老师沟通前,要清楚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或了解的信息,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还是对学校教学安排、活动组织有疑问等,明确目的有助于沟通更有针对性,避免东拉西扯,浪费双方时间。
(二)收集相关信息
- 孩子的情况
- 详细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习惯、作业完成情况、日常作息以及对学校和各学科的态度等,孩子最近在家是否经常提到某个学科很难,或者对某位老师有特别的反应。
- 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是否有焦虑、沮丧或者异常兴奋等情况,这些情绪可能与学校生活有关。
- 学校的情况
- 熟悉学校的作息时间、课程安排、考试制度等基本信息,这样在沟通时能更好地理解老师提到的内容,也能判断孩子的一些行为是否符合学校要求。
- 关注学校近期的活动安排,如考试、运动会、文艺活动等,以便询问孩子在这些活动中的表现。
(三)选择合适的沟通时间和方式
- 沟通时间
- 提前与老师预约时间,避免在老师上课、开会或者批改作业等忙碌时段打扰,可以选择老师的课间休息、放学后或者周末等相对空闲的时间,每周五下午放学后,老师一般会比较有时间来和家长沟通。
- 如果是紧急情况,如孩子在学校突发身体不适或者发生严重冲突,要及时与老师联系,但也要注意尽量不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秩序。
- 沟通方式
- 面对面沟通: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家长可以到学校拜访老师,在办公室或者约定的其他安静场所进行交流,面对面沟通能让老师和家长更好地观察对方的表情、语气,便于深入交流。
- 电话沟通:如果无法当面沟通,电话也是不错的选择,打电话前要先确认老师是否方便接听,说话时要简洁明了,注意语气和措辞。
- 微信或短信沟通:适合传达一些简单的信息,如提醒家长参加学校活动、告知作业内容等,但涉及复杂问题时,最好不要仅通过微信或短信解决,因为文字可能会产生误解。
沟通中的技巧
(一)尊重老师
- 态度诚恳
- 以尊重和友好的态度开始对话,使用礼貌用语,如“老师,您好”“谢谢老师”等,即使对学校或老师的某些做法有不同意见,也不要在沟通一开始就表现出指责或不满的态度。
- 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不要随意打断,这是对老师的基本尊重,老师在讲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时,家长要耐心听完,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 认可老师的工作
对老师的教学工作和对孩子的付出给予肯定,可以提及孩子在哪些方面受益于老师的教导,如“孩子回家经常说您上课很有趣,他现在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了”,这种认可会让老师感到自己的工作得到重视,也会更愿意和家长沟通。
(二)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 有条理地陈述
按照重要程度或逻辑顺序阐述自己的想法,先说明发现孩子存在的一个问题,再分析自己认为的可能原因,最后提出希望和老师共同探讨的解决方案。“老师,我发现孩子最近语文作业完成得不太好,我观察他在家写作业的时候比较浮躁,我也不知道怎么帮他改进,您在教学方面经验丰富,能不能给我一些建议?”
- 避免模糊和指责性语言
不要使用“你总是”“你从来不”这样绝对化的模糊语言,这会让老师觉得家长在无端指责,应该具体说明问题,如“孩子这周有三次作业没有按时完成”,而不是“孩子作业总是拖拉”。
(三)积极倾听老师的意见
- 专注倾听
在老师说话时,家长要集中注意力,通过眼神交流、点头等方式表示自己在认真听,要理解老师所表达的内容,包括对孩子的评价、对问题的看法以及提出的建议等。
- 及时反馈
可以适当重复老师的话,以确认自己理解正确,如“老师,您的意思是让孩子多读课外书来提高写作能力,对吗?”并且要针对老师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态度,是认同还是有不同的看法,都要诚恳地说出来,共同探讨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沟通后的跟进
(一)落实沟通结果
- 与孩子沟通
把和老师沟通的结果告诉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和老师对他的期望和要求,但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压力。“宝贝,我和老师谈了,我们都觉得你要是能再认真一点,成绩肯定会更好,我们一起加油好不好?”
- 配合老师工作
如果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议,家长要积极配合,比如老师建议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家长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运动计划,并监督执行。
(二)保持与老师的持续沟通
- 定期交流
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如一个月或一个学期)主动和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进步情况或者是否出现新的问题,这样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也能让老师感受到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
- 分享孩子的变化
当孩子在家有好的表现或者发生重大变化时,及时告知老师,这不仅能让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也有助于老师调整教学方法,孩子参加了一个比赛获得了奖项,家长可以和老师说“老师,孩子最近参加了作文比赛得了奖,他可高兴了,这也离不开您的教导呢”。
问题与解答
问题1:如果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存在严重分歧,该怎么办? 解答:要保持冷静,避免在情绪激动时争吵,双方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从孩子的长远发展出发,寻找共同的目标,可以尝试寻找一些教育专家的建议或者参考一些科学的教育书籍,看看哪种方法更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也要尊重老师的专业意见,毕竟老师在教学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但也要坚持自己合理的主张,通过友好协商达成共识。
问题2:家长应该如何对待老师反馈的孩子的缺点? 解答:家长要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分强调或贬低老师反馈的缺点,而是和孩子一起分析这些问题,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不足,要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具体表现场景,共同制定帮助孩子改进的计划,老师反馈孩子上课爱说话,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在课堂上保持安静的重要性,并鼓励孩子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