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厌学情绪疏导方法

了解厌学原因
(一)学业压力方面
具体表现 |
分析 |
作业量过大,写到很晚 |
学校课程安排紧凑,老师布置作业较多,加上可能还有家长额外增加的练习,导致孩子长时间处于学习状态,身心疲惫。 |
考试成绩不理想,对学习失去信心 |
考试频繁,一旦成绩不好,容易受到老师、家长批评,孩子觉得自己努力了也没好结果,产生挫败感。 |
(二)师生关系问题
具体表现 |
分析 |
不喜欢某学科老师 |
老师教学风格孩子不适应,比如过于严厉、讲课枯燥,或者曾因犯错被老师当众批评,产生抵触情绪,进而讨厌该学科。 |
在学校被老师忽视 |
性格内向的孩子,不太主动表现,老师关注少,孩子觉得在学校没存在感,学习动力不足。 |
(三)家庭环境因素
具体表现 |
分析 |
父母期望过高 |
给孩子设定远超能力的目标,孩子长期达不到,心理压力大,害怕失败,逐渐厌学。 |
家庭氛围不和谐 |
父母经常吵架、冷战,孩子缺乏安全感,无心学习,甚至把学习当作负担,逃避现实。 |
(四)自身兴趣缺乏
具体表现 |
分析 |
觉得学习枯燥无味 |
理论多、实践少,孩子找不到乐趣,相比游戏、户外活动,学习吸引力低。 |
没有明确学习目标 |
不知道学习为了啥,只为完成任务,缺乏内在驱动力,容易半途而废。 |
疏导厌学情绪的具体方法
(一)减轻学业压力
- 与老师沟通:家长可私下和老师交流,反馈孩子作业完成情况,探讨能否根据孩子实际适当调整作业量,或是分层布置作业,让不同水平孩子都能找到合适任务,对于基础薄弱孩子,减少重复性难题,侧重基础知识巩固。
- 合理安排时间:帮孩子制定科学作息时间表,保证充足睡眠和课余放松时间,如放学后先休息 15 - 20 分钟,再写作业,中间穿插短暂活动,提高效率。
(二)改善师生关系
- 鼓励沟通:引导孩子主动找老师交流,表达想法感受,要是孩子不敢,家长可先和老师约谈,反馈孩子困扰,让老师知晓并调整教学方式,比如孩子觉得老师讲课快,家长沟通后,老师可在关键知识点多停顿讲解。
- 发现老师优点:让孩子关注老师闪光点,如某老师知识渊博,讲故事生动,引导孩子从喜欢老师优点开始,慢慢接纳老师,重拾对该学科兴趣。
(三)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 调整期望:父母要结合孩子学习能力,设定合理目标,如孩子平时成绩中等,别要求每次都考前十,进步一点就及时鼓励,让孩子看到努力有回报。
- 和谐相处:家庭成员间相互尊重、理解,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每晚安排亲子时光,一起聊天、玩游戏,让孩子感受到家温暖,安心学习。
(四)激发学习兴趣
- 结合兴趣教学:发现孩子兴趣爱好,融入学习,若孩子喜欢画画,学语文时可让他给古诗配画;喜欢故事,学历史就用故事形式讲解知识点,让学习变有趣。
- 设定小目标:把大目标细化,如一周内掌握 10 个英语单词,完成后给予小奖励,像一本喜欢的漫画书,积累成就感,激发动力。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孩子厌学,一说学习就发脾气,怎么办?
解答:先别强行逼迫,给孩子情绪冷静期,等平静后,温和沟通,问清楚反感学习具体原因,是太难、太累还是别的,针对性解决,日常多表扬孩子学习外优点,提升自信心,再慢慢引导看待学习。
问题:孩子厌学,家长自己也很焦虑,怎么缓解?
解答:家长要先调整心态,认识到孩子成长有阶段,厌学只是暂时,可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释放自己焦虑,也可和其他家长交流经验,学习科学教育方法,别把焦虑传递给孩子,不然会加重孩子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