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并远离大学“毒友谊”

大学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我们在这里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在众多友谊中,可能存在一些“毒友谊”,它们不仅不能给我们带来积极的影响,反而可能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学业和未来发展造成严重的伤害,学会识别并远离“毒友谊”至关重要。
“毒友谊”的特征
(一)消极影响你的情绪
特征表现 |
具体示例 |
总是抱怨、发牢骚 |
比如每天都在抱怨大学的课程难、老师不好、宿舍条件差,让你也陷入消极情绪中,无法积极面对大学生活。 |
传播焦虑和恐惧 |
临近考试,不断说“这个肯定考不过,挂了科就完了”,加剧你的考试焦虑。 |
(二)阻碍你的个人成长
特征表现 |
具体示例 |
打击你的积极性 |
当你参加社团活动或比赛,他们冷嘲热讽说“你肯定不行,别浪费时间了”。 |
限制你的发展 |
你想学习新的技能或者参加学术讲座,他们却拉着你去玩游戏、逛街,让你错过提升自己的机会。 |
(三)价值观扭曲
特征表现 |
具体示例 |
崇尚不良行为 |
比如鼓励逃课、作弊,觉得这些是小事,没什么大不了。 |
金钱至上观念 |
总是宣扬有钱就是老大,攀比物质享受,诱导你过度消费。 |
(四)利用你而不真诚
特征表现 |
具体示例 |
只在需要帮助时找你 |
平时不联系,一到写作业、做小组项目或者有事情需要帮忙时就找你,事后又消失。 |
背后说坏话 |
表面上和你关系不错,却在别人面前说你的隐私和坏话,破坏你的声誉。 |
识别“毒友谊”的方法
(一)观察日常交往细节
- :如果每次交流都是负能量满满,或者围绕着吃喝玩乐、八卦等没有意义的话题,很少涉及积极向上的内容,这可能是“毒友谊”的信号,你们的对话从来都是关于哪个明星的绯闻,而从不讨论学业进步、职业规划等。
- 行为模式:注意对方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态度和行为,是和你一起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还是一味地逃避或者抱怨,比如你在准备考研,遇到难题向朋友倾诉,朋友却说“考研这么难,你肯定考不上,还不如直接找工作呢”,这种消极应对的行为就需要警惕。
(二)审视自己的感受
- 情绪变化:和朋友相处后,如果你经常感觉心情压抑、焦虑或者疲惫,而不是轻松愉快、充满活力,那么这段友谊可能有问题,每次和某个朋友见面后,你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调整过来,恢复好心情,这说明你在这段关系中承受了过多的负面情绪。
- 自我怀疑:如果朋友总是贬低你、质疑你的能力,让你逐渐产生自我怀疑,这也是“毒友谊”的表现,比如朋友经常说你“这么笨,怎么考上大学的”,时间长了,你可能真的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力。
(三)了解朋友的社交圈
- 朋友圈质量:看看朋友周围都是什么样的人,如果朋友的朋友圈也都是充满负能量、行为不端的人,那么可能会对你产生不良影响,朋友的朋友都是经常逃课、打架的人,那你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这段友谊。
- 社交氛围:观察朋友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是积极向上、友善待人,还是喜欢挑拨离间、制造矛盾,比如在聚会中,朋友总是故意挑起争端,让气氛变得尴尬和不愉快,这可能意味着这段友谊不太健康。
远离“毒友谊”的策略
(一)保持距离
- 减少接触频率:不要像以前那样随时回应朋友的邀约,适当减少一起吃饭、出去玩的次数,以前一周见三次,现在可以减少到一个月见一次。
- 避免深入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不要分享太多自己的心事和秘密,保持话题的肤浅性,比如只是聊聊天气、最近的新闻等,不涉及自己的情感问题和未来规划。
(二)明确界限
- 设定底线:清楚地告诉朋友你的底线在哪里,比如你不能接受逃课、作弊等行为,一旦触及底线,你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当朋友再次邀请你一起逃课时,你可以严肃地说“我不能再这样了,逃课对我的学业影响很大,以后不要再提这件事了”。
- 坚持原则:在面对朋友的不合理要求或者不良行为时,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要轻易妥协,比如朋友让你帮他作弊,你要坚决拒绝,并且告诉他作弊的严重后果。
(三)拓展健康社交圈
- 参加社团活动:加入感兴趣的社团,如书法社、志愿者协会等,在那里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朋友往往有着积极的兴趣爱好和正面的价值观,能给你带来更多的乐趣和启发。
- 参与学术交流:积极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结识专业领域内的优秀同学和老师,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你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同时也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朋友。
在大学期间,我们要警惕“毒友谊”的存在,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及时识别并远离这些不良的友谊,积极拓展健康的社交圈,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充满阳光和正能量,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