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成长阶段,他们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情绪波动较大,与家长的沟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有效的沟通对于孩子的成长、家庭关系的和谐以及孩子的学习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家长与初中生有效沟通的详细方法:
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
- 创造轻松环境
- 家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与家长沟通的意愿,家长要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在晚餐时间,避免谈论过于严肃或可能引发冲突的话题,如学习成绩等,可以聊一些轻松有趣的日常琐事,像当天遇到的有趣之人、之事,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舒适。
- 也可以定期组织家庭活动,如一起看电影、做游戏等,在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会更加放松,这也为沟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全家一起玩桌游时,孩子在游戏的快乐氛围中更容易打开心扉,与家长分享自己在学校的经历。
- 给予充分尊重
- 尊重是有效沟通的基础,初中生渴望被尊重,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想法和感受,当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即使与家长的意见相悖,也不要急于否定,孩子对某个社会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家长要认真倾听,并且可以说“你这个想法很有意思,能和我讲讲为什么会这样想吗?”
- 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初中生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家长不要强行窥探,如果孩子愿意分享,就认真倾听;如果孩子不想说,不要逼迫,孩子有自己的日记,家长不应偷看,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信任的。
掌握沟通技巧
- 积极倾听
- 倾听是沟通的关键,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要全身心地投入,放下手中的事情,用眼神、点头等方式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孩子放学回家后,兴高采烈地讲述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家长要停下正在做的事情,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地听孩子讲述。
- 不仅要听孩子说了什么,还要理解孩子的情绪和潜在需求,如果孩子抱怨学习压力大,家长要能感受到孩子的焦虑情绪,并且思考孩子可能需要的是安慰、鼓励或者是学习上的帮助,在孩子倾诉完后,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孩子的观点,以确认自己理解正确,如“你是说你觉得最近作业太多,有点喘不过气来,对吗?”
- 有效表达自己
- 家长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时,要尽量做到清晰、平和,避免使用命令式、指责式的语言,不要说“你必须按照我说的做”,而是可以说“我觉得这样做可能会更好,你考虑一下”。
- 当自己有情绪时,要先冷静下来再和孩子沟通,如果家长在生气的时候和孩子沟通,可能会说出一些伤害孩子的话,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家长可以先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再和孩子说“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考试哪里出了问题,看看怎么解决”。
- 运用恰当的沟通方式
- 根据孩子的性格和沟通习惯,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有些孩子比较内向,可能更喜欢通过书信、留言等方式沟通;而有些孩子则喜欢面对面的交流,对于内向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孩子的书桌上放一张纸条,写下自己想说的话,如“孩子,妈妈发现你最近有点不开心,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聊聊”。
- 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也可以增加沟通的渠道,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一个时间,通过视频通话来沟通,这种方式尤其适合孩子和家长因为工作等原因不能经常见面的情况。
关注沟通内容
- 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生活
- 初中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家长要主动了解这些内容,如果孩子喜欢篮球,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篮球比赛,讨论篮球明星和赛事,这样可以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关注。
- 关注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包括同学关系、社团活动等,问孩子“你在学校的社团里过得怎么样?有没有交到新朋友?”通过这些问题,让孩子知道家长在乎他们的校园生活。
- 讨论价值观和成长问题
- 初中生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家长要和孩子讨论一些价值观方面的问题,看到社会上的不文明行为,可以问孩子“你觉得这种行为对吗?为什么?”引导孩子思考正确的价值观。
- 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和孩子讨论成长的问题,孩子在竞选班干部失败后,家长可以和孩子说“这次没有竞选上,你心里肯定不好受,但是这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我们可以想想下次怎么做得更好。”
保持沟通的持续性
- 定期沟通
- 家长要养成和孩子定期沟通的习惯,可以每周安排一个固定的家庭会议时间,或者每天晚上在孩子完成作业后,花十几分钟和孩子聊聊天,在这个固定的时间里,孩子也会更有心理准备,更愿意和家长沟通。
- 可以包括学习情况、生活琐事、家庭计划等,在家庭会议上,讨论下周的家庭活动安排,让孩子参与其中,增强孩子的家庭归属感。
- 随机沟通
除了定期沟通,家长也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沟通机会,在接送孩子上学的路上,或者在和孩子一起逛街的时候,都可以和孩子聊聊天,这种随机沟通可以更加自然,也能让孩子感受到沟通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
家长与初中生有效沟通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掌握沟通技巧、关注沟通内容和保持沟通的持续性,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帮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