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游戏竞赛法
(一)数字卡片游戏
准备一套写有数字的卡片(可从 1 到 100),和孩子进行数字接龙游戏,规定每次出卡片组成连续的三个数,一人先出一张 7,另一人就要出 6 和 8,谁先出错或无法接续就输,通过这个游戏,孩子能快速熟悉数字顺序、相邻数关系,锻炼反应力与专注力。
(二)数学棋类游戏
制作简易棋盘,棋子可以用瓶盖等代替,棋盘上设置各种数学关卡,如走到某一格要回答一个加法算式才能前进,答对前进 3 格,答错停一轮,这种竞赛形式激发孩子斗志,让他们在玩乐中巩固运算知识,提升计算速度与准确性。
游戏名称 | 准备材料 | 训练目的 |
---|---|---|
数字卡片接龙 | 数字卡片 | 熟悉数字顺序、相邻数关系,锻炼反应力 |
数学棋 | 棋盘、棋子、算式卡片 | 巩固运算知识,提升计算速度与准确性 |
生活情境法
(一)超市购物实践
带孩子去超市,给一定金额的钱,让孩子计算如何购买所需物品且不超过预算,给孩子 50 元,让他买一瓶饮料(3 元)、一包饼干(5 元)、一支铅笔(2 元)等,询问找回多少钱,这使孩子直观理解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明白数学与金钱的关系。
(二)家庭装修模拟
假设要装修房间,和孩子讨论买多少块地砖、壁纸,房间长 4 米、宽 3 米,地砖边长 0.5 米,让孩子计算需要地砖数量,通过测量、计算,孩子掌握面积概念,体会到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生活场景 | 具体操作 | 培养能力 |
---|---|---|
超市购物 | 给定金额购物找零 | 加减法应用、金钱概念理解 |
家庭装修模拟 | 计算装修材料数量 | 面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
图形辅助法
(一)几何拼图
准备各种几何形状卡片,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让孩子拼出不同图案,如用两个三角形拼出正方形、长方形,用多个小正方形拼出大正方形等,在此过程中,孩子认识图形特征、组合规律,空间观念得以强化。
(二)画图解应用题
遇到应用题,引导孩子画线段图、示意图辅助理解,小明有 10 个苹果,给小红 3 个后,两人苹果一样多,小红原来有几个?”让孩子画两条线段分别表示两人苹果数,通过直观对比,轻松找到解题思路,将抽象文字转化为形象图形,降低解题难度。
图形训练方式 | 实施步骤 | 作用效果 |
---|---|---|
几何拼图 | 用几何卡片拼图案 | 认识图形特征、强化空间观念 |
画图解应用题 | 遇应用题画线段图等 | 转化抽象文字、降低解题难度 |
故事引导法
(一)数学童话故事
讲述《曹冲称象》故事,讲完后提问孩子曹冲如何巧妙利用石头重量称出大象重量,引导孩子思考等量代换原理,生动故事吸引孩子注意力,潜移默化渗透数学思想,让复杂知识易于理解。
(二)自编数学故事
鼓励孩子根据所学数学知识编故事,如学了乘法后,孩子编“森林运动会,每组 5 只小动物参加跑步比赛,有 4 组,一共多少只小动物?”的故事,既加深知识记忆,又培养语言表达与创造力。
故事类型 | 故事示例 | 思维培养点 |
---|---|---|
数学童话故事 | 《曹冲称象》 | 等量代换原理 |
自编数学故事 | 森林运动会参赛小动物数量 | 乘法知识运用、创造力 |
问题拓展法
(一)一题多解训练
一道加法算式,如 8 + 6,引导孩子用多种方法计算,可拆解 8 为 4 + 4,先算 4 + 6 = 10,再算 10 + 4 = 14;也可把 6 看成 2 + 4,8 + 2 = 10,1 + 4 = 14,拓宽孩子思维路径,培养灵活解题能力。
(二)变式练习
一个长方形周长问题,改变长宽数值、添加条件如“一边靠墙”求篱笆长度等,让孩子在不同情境下运用知识,避免思维定式,深入理解知识内涵与外延。
拓展方法 | 操作示例 | 能力提升方向 |
---|---|---|
一题多解 | 8 + 6 多种计算法 | 思维灵活性、解题能力 |
变式练习 | 长方形周长问题变式 | 知识理解深度、思维拓展性 |
问题与解答
问题:在数学思维训练中,孩子总是粗心大意,计算频繁出错,怎么办?
解答:让孩子养成慢读题、圈画关键信息的习惯,读完题后简单复述题目要求,确保理解无误,进行针对性计算练习,如每天做几道口算、笔算题,做完后检查错因,是进位退位失误还是数字抄错等,建立错题本,定期复习错题,强化易错点记忆,营造安静专注的学习环境,减少外界干扰,逐渐培养孩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