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诗文默写是考试中的重要部分,掌握有效的默写技巧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技巧:
扎实背诵,准确记忆
- 理解为基础
- 古诗文的理解是准确背诵的前提,在学习一首古诗或一篇文言文时,要先了解其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文章的主旨大意,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了解到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就能更好地理解他对天下寒士的同情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这种理解有助于将诗句与具体情境相联系,避免死记硬背。
- 对于文言文,要逐字逐句地理解字词的含义和句子的翻译,以《桃花源记》为例,清楚“阡陌交通”中“阡陌”是田间小路的意思,“交通”是交错相通的意思,这样在背诵时就能根据对内容的理解来记忆,而不是单纯地背诵文字。
- 反复诵读
- 大声朗读是背诵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朗读,可以让自己熟悉诗文的韵律和节奏,古代诗词往往具有鲜明的韵律,如五言诗、七言诗的平仄规律,词的长短句式和词牌的格律要求,像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朗读时能感受到诗歌的豪迈气势和流畅的节奏,多次朗读后,诗句会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 采用多种诵读方式相结合,如个人朗读、小组朗读、男女赛读等,个人朗读可以专注于自己的理解,小组朗读能够互相纠正发音和节奏,男女赛读则增加了趣味性,激发背诵的积极性。
- 及时复习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后的遗忘是先快后慢的,所以要对背诵过的古诗文及时复习,加强记忆,可以制定一个复习计划,比如当天背诵的诗文,第二天、第四天、第七天分别进行复习,每次复习时,可以尝试默写或者看着目录回忆诗文内容,对于遗忘的部分重点标记,再次加强记忆。
掌握题型特点与答题技巧
- 直接默写题
- 这类题目要求准确无误地写出指定的诗句,在平时背诵时,要注意易错字的写法。“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勒”字,很容易写成“勤”或者其他字形相近的字,对于这些易错字,可以专门整理出来,加强记忆。
- 注意诗句的顺序和完整性,有些同学可能会因为紧张或者记忆不牢,出现诗句颠倒或者漏写的情况,在复习时,要多进行整篇诗文的默写练习,强化对诗句顺序的记忆。
- 理解性默写题
- 理解性默写题是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默写,这要求考生不仅要背诵诗文,还要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题目要求写出《论语》中关于学习方法的语句,这就需要考生对《论语》中涉及学习的内容很熟悉,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
- 对于这类题目,要学会从题目中提取关键词,确定默写的范围,如果题目是“写出李白《行路难(其一)》中表现诗人在困境中仍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关键词就是“李白”“《行路难(其一)》”“困境中仍对未来充满信心”,根据这些关键词可以迅速定位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
- 多做理解性默写的练习题,提高对题目要求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复习时可以将古诗文按照主题进行分类,如爱国主题、思乡主题、饮酒作乐主题等,这样在遇到理解性默写题时能够更快地找到对应的诗句。
注意书写规范
- 字迹清晰
在考试中,字迹清晰是非常重要的,模糊不清的字迹可能会导致阅卷老师无法准确判断答案,从而影响得分,平时练习默写时,就要注意书写工整,一笔一划地写,不要潦草。
- 标点正确
古诗文默写中的标点符号也不能忽视,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标点要求,如诗歌中的句号、逗号、感叹号等,文言文中的句读(停顿)也很有讲究,在默写文言文《出师表》时,“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中的分号就不能遗漏,它体现了前后句子的对比关系。
心理调适与考场应对
- 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备考过程中,不要过于焦虑,古诗文默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相信自己平时的努力,如果因为紧张而影响复习效果或者在考场上发挥失常,就得不偿失了,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
- 考场冷静应对
拿到试卷后,先浏览一下默写题目,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在考场上突然忘记某句诗,不要慌张,可以先跳过这道题,做后面的题目,等心情平静下来或者在做其他题目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后再回来默写,要仔细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是直接默写还是理解性默写,避免因粗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