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迅速,自我意识增强,与家长的沟通方式和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有效的沟通对于家长了解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以及助力孩子成长至关重要,以下是家长与初中生有效沟通的详细方法:
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
营造轻松环境
- 家庭环境应尽量保持和谐、轻松,在晚餐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聊一些轻松有趣的话题,如学校里发生的趣事、最近看的有趣电影等,避免在孩子刚回家时就询问学习成绩等敏感问题,让孩子在放松的状态下愿意开口交流。
- 可以定期安排一些家庭活动,如一起看电影、做游戏、户外郊游等,在活动过程中,自然地与孩子交流,这种轻松的氛围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快乐,从而更愿意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想法。
-
给予充分关注
- 家长要放下手中的事情,专注于和孩子交流,当孩子说话时,用眼神、点头等方式表示在认真倾听,不要一边玩手机或做其他事情一边敷衍孩子。
- 孩子在学校参加了比赛,回家后兴奋地讲述比赛过程,家长要停下手中的家务,坐在孩子身边,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被尊重。
掌握沟通技巧
-
积极倾听
- 不仅要听孩子说了什么,还要理解孩子话背后的情绪和需求,孩子抱怨学习压力大,家长要体会到孩子的焦虑情绪,而不是简单地说“大家都一样”。
- 可以用一些引导性的语言让孩子深入表达,如“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那你觉得怎么样能好一些呢?”
-
表达理解与共情
-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当孩子因为和朋友吵架而心情不好时,家长可以说“我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和朋友闹矛盾肯定不好受,你要是愿意的话,可以和我讲讲怎么回事。”
- 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让孩子知道他们不是孤单的,家长可以说“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和好朋友闹过别扭,当时我也很生气,后来我们坐下来好好聊了聊,就和好了。”
-
用恰当的语言沟通
- 避免命令式、指责式的语言,不要说“你必须好好学习,不然就考不上好高中”,而是说“我知道你在学习上可能有些压力,我们一起想想怎么能让你学得更轻松、更有效,好吗?”
- 用温和、鼓励的语气,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如“你这次数学考试比上次进步了不少,你肯定付出了很多努力,真的很棒!”
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
尊重孩子的隐私
- 初中生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家长不要强行窥探,如果孩子不愿意说的事情,不要逼问,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什么时候想和我说,我随时都在。”
- 要尊重孩子的个人空间,比如孩子在房间里写作业或休息时,先敲门再进入。
-
允许孩子有不同意见
- 在家庭决策中,听取孩子的意见,在选择兴趣班或家庭旅游目的地时,让孩子参与讨论,即使最后没有采纳孩子的意见,也要向孩子解释原因。
- 当和孩子有不同观点时,不要急于否定,而是和孩子一起探讨,分析利弊。
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
-
了解孩子的爱好
- 主动询问孩子在学校参加的社团、喜欢的书籍、音乐、运动等,如果孩子喜欢篮球,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篮球比赛,讨论篮球明星,这会成为很好的沟通话题。
- 鼓励孩子在自己擅长和喜欢的领域发展,比如孩子喜欢绘画,家长可以为孩子报名绘画班或者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
-
以爱好为切入点沟通
通过孩子的兴趣爱好,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朋友圈、价值观等,孩子喜欢动漫,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动漫中的情节、人物性格,进而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等话题。
家长与初中生有效沟通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营造良好氛围、运用沟通技巧、尊重孩子并且关注孩子的兴趣,这样才能建立起畅通的亲子沟通渠道,帮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