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是一个让许多家长都感到困扰的问题,它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对学习缺乏兴趣等,以下是家长可以采取的一些应对孩子厌学情绪的方法:
深入了解原因
-
沟通是关键
- 家长要创造一个安全、信任的环境,让孩子愿意敞开心扉,选择一个孩子比较放松的时间,比如晚饭后一起散步时,和孩子轻声询问:“宝贝,妈妈/爸爸感觉你最近对学习不太感兴趣,是不是有什么烦恼呢?你可以和我说一说。”这种温和的开场白会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而不是被指责。
- 认真倾听孩子的回答,不要中途打断,如果孩子抱怨学习内容太难,家长要表示理解,比如可以说:“嗯,确实有些知识挺复杂的,那你有没有尝试过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呢?”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孩子更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
观察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细节
- 注意孩子的学习习惯,比如是否经常拖延作业、在学习时是否容易分心等,如果发现孩子总是在写作业的时候玩手机,这可能是导致厌学的一个因素,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是因为被外界干扰太多,还是对作业有抵触情绪。
- 关注孩子的社交情况,在学校里是否和同学、老师有矛盾,孩子可能会因为被同学欺负或者不被老师理解而产生厌学情绪,家长可以通过和其他家长交流或者与老师沟通来了解这些情况。
-
考虑学校环境和教学方式
- 了解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课程安排,如果学校的教学进度太快,对于一些理解能力稍慢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感到压力巨大,家长可以和老师商量,看是否能给孩子提供一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比如课后辅导。
- 观察孩子对不同学科的态度,有些孩子可能只是因为对某一门学科不感兴趣或者觉得任课老师的教学风格不适合自己而产生厌学情绪,孩子可能不喜欢数学老师的严厉教学方式,从而对数学这门学科也产生了抵触。
激发学习兴趣
-
结合兴趣点教学
- 如果孩子喜欢绘画,可以将一些知识通过绘画的方式来呈现,比如在学习古诗词时,让孩子根据诗词的内容画一幅画,这样既能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又能让孩子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学习。
- 对于喜欢故事的孩子,家长可以把知识编成有趣的故事,在讲解历史事件时,将事件中的人物和情节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像讲《三国演义》一样,把历史知识融入其中,让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历史。
-
利用奖励机制
- 当孩子在学习上有小的进步时,给予适当的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的,如一本孩子喜欢的漫画书,也可以是精神的,比如带孩子去看一场电影或者给予一个大大的拥抱并表扬,孩子在一次考试中比上次进步了几分,家长可以说:“你这次进步很大哦,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妈妈/爸爸为你感到骄傲,这个周末我们一起去吃你最喜欢的冰淇淋吧。”
- 设立学习小目标,当孩子完成一个目标后,就给予奖励,孩子想要一本新的文具,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如果他能在一周内认真完成作业并且按时复习功课,就给他买这个文具。
-
拓展学习渠道
- 不要让孩子局限于书本学习,可以带孩子去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让孩子在实地观察中学习,在博物馆里,孩子可以看到真实的历史文物,了解古代文明,这比单纯从书本上学习历史要生动得多。
- 利用互联网资源,有许多优质的教育视频和在线课程,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挑选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课程,比如孩子对天文感兴趣,就可以找一些关于宇宙星空的科普视频,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减轻学习压力
-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 帮助孩子制定一个科学的学习计划,避免让孩子长时间连续学习,将学习时间分成一个个小段,每学习40分钟,就休息10 - 15分钟,在休息时间,孩子可以喝喝水、吃点小零食或者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
- 确保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需要保证10小时左右的睡眠,中学生也需要9小时左右,家长要监督孩子按时上床睡觉,避免孩子因为熬夜学习而产生疲劳和厌学情绪。
- 调整期望值
- 家长要根据自己的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设定期望,不要总是拿孩子和别人比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节奏和特点,孩子在班级中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家长就不要总是要求孩子一定要考到班级前几名,而是要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
- 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不要一味地批评,而是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鼓励孩子下次努力,可以说:“这次没考好没关系,我们来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给予情感支持
- 鼓励和肯定
- 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哪怕是很小的优点也要及时表扬,比如孩子在写作文时用了一个很新颖的词语,家长可以说:“你这个词语用得太好了,很有创意,看来你在写作上很有天赋哦。”
-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孩子在学习骑自行车时,摔倒了几次就不想学了,家长要鼓励说:“宝贝,你已经很勇敢了,摔倒是很正常的,只要你再坚持一下,很快就能学会骑自行车了。”
- 分享自己的经历
家长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小时候的学习经历,包括遇到的困难和如何克服的,比如家长可以说:“我小时候也很不喜欢数学,但是后来我发现只要多做题,多问老师,就能慢慢学好,你也可以试试哦。”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