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诗文默写是考试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仅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还考查对诗文的理解、运用以及书写的准确性,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技巧:
扎实背诵,夯实基础
- 准确读音与断句
- 在背诵古诗文之前,要先确保自己对诗文的读音准确把握,可以通过听朗诵音频、查阅字典等方式,纠正自己的错误发音。“浩浩汤汤(shāng shāng)”中的“汤汤”很容易读错,正确读音的掌握有助于更好地记忆诗文,要注意诗文的断句,理解诗句的节奏,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正确的断句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也有利于记忆。
- 对于一些生僻字和通假字,要特别留意,如“輮(róu)使之然也”中的“輮”,“畔(pàn)”通“叛”等,明确这些字的读音和意思,避免在默写时出现错误。
- 理解文意助背诵
- 深入理解古诗文的意思是背诵的关键,以文言文为例,要对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进行详细分析,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理解“先”“后”在这里表示时间顺序,“之”是结构助词“的”,“忧”和“乐”分别是动词,意思是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当明白了句子的意思后,就能更好地将其记住。
- 对于古诗,要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情感以及诗歌的意象,例如李白的《行路难(其一)》,知道这首诗是李白在仕途受阻时所作,诗中通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等诗句,表现出他面对美酒佳肴却无心享用,内心极度苦闷迷茫的心情,理解了这些,背诵起来就会更加顺畅。
- 反复诵读强化记忆
- 诵读是背诵古诗文的有效方法,可以采用多种诵读方式,如大声朗读、小声吟诵、分组读等,大声朗读能够让自己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通过声音的刺激加深对诗文的印象,每天早上起床后,大声朗读一篇古诗文,让清脆的声音在脑海中回荡,帮助记忆。
- 多次重复诵读是强化记忆的重要手段,可以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背诵后的短时间内进行多次复习,当天背诵的诗文,在当天晚上、第二天、一周后分别进行复习诵读,这样能有效巩固记忆,减少遗忘。
注意书写规范,避免错别字
- 字形辨析
- 很多古诗文中的字词容易写错,需要仔细辨析,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勒”字,不能写成“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不能写成“蝉联”,对于这些易错字,可以通过专门的字形辨析练习来加强记忆,将容易混淆的字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区别。
- 注意古今异义字的写法,如“居十日,扁鹊复见蔡桓公”中的“居”是“停留、过了”的意思,不能按照现代汉语中“居住”的意思来理解而写错。
- 笔画顺序与结构
- 正确的笔画顺序有助于书写的准确性和工整性,在书写古诗文时,要按照规范的笔画顺序来写,鼎”字,笔画较多,要注意其正确的笔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撇、横、撇、竖、横、竖、横折。
- 把握汉字的结构也很重要,对于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不同的汉字结构,要合理安排笔画位置,如“羁”字是上下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到上面部分的紧凑和下面部分的舒展,避免写得东倒西歪。
- 书写习惯与态度
-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保持卷面整洁,在平时的练习中,就要使用规范的纸张和书写工具,注意字的大小适中、间距合理,不要在卷面上随意涂改,如果写错字,尽量轻轻划掉,保持卷面的清晰度。
- 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次默写练习,把每次默写都当作考试一样,用心书写,这样在考试时才能自然地保持这种良好的书写状态,避免因粗心大意而出现错别字。
理解语境,精准默写
- 关键词提示法
- 在复习古诗文默写时,可以总结每篇诗文的关键词,比如在默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两句时,“安得”“广厦”“大庇”“寒士”“欢颜”就是关键词,当看到这些关键词时,要能迅速在脑海中反映出完整的诗句。
- 对于一些有特定情境的诗文,要抓住情境关键词,例如在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文中,像“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就是关键的情境提示词,通过它可以联想到战争时期传递信息的艰难和人们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进而准确地默写出相关诗句。
- 理解上下文逻辑关系
- 古诗文的内容往往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以文言文为例,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通过自身的经历类比国家之事,从“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开始,讲述自己与徐公比美的过程,进而得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的结论,最后推导出“王之蔽甚矣”以及齐王应该纳谏的道理,理解这种逻辑关系,有助于在默写时按照正确的顺序写出内容。
- 在诗歌中,也要注意诗句之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如杜甫的《望岳》,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总领全诗,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对泰山神奇秀丽景色的具体描绘,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进一步渲染泰山的壮美,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则表达了诗人的抱负和决心,理解了这些逻辑关系,在默写时就不会张冠李戴。
- 结合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
- 在考试中,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的默写范围、情境等,例如题目要求默写《陋室铭》中体现作者交往高雅的句子,那就要明确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两句,如果题目给出了一些提示信息,如默写含有“月”字的古诗文名句,就要在脑海中迅速搜索学过的含有“月”的诗句,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
- 有些题目可能会给出诗文的前半句或后半句,要求补充完整,这时要充分利用给出的部分,根据记忆和对诗文的理解,准确地写出另一半,例如给出“海日生残夜”,就要马上反应出“江春入旧年”。
分类整理,系统复习
- 按朝代分类
- 将古诗文按照朝代进行分类复习,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风格和文化背景,唐代的诗歌豪迈奔放、气象雄浑,有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和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宋代的诗词则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和意境的营造,有苏轼、李清照等词人的作品,通过这种分类,可以对同一朝代的诗文进行比较复习,加深记忆。
- 对于文言文,也可以按朝代梳理,先秦时期的文言文如《论语》《孟子》等,语言简洁、含义深刻;汉代的文言文如《史记》中的文章,叙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按朝代分类复习有助于把握不同时期文言文的特点。
- 按主题分类
- 以主题为线索进行分类复习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比如可以分为爱国主题、思乡主题、饮酒作乐主题、怀才不遇主题等,在爱国主题下,有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思乡主题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通过主题分类,可以将分散的诗文联系起来,便于记忆和理解。
- 还可以按照景物描写主题进行分类,如描写山水田园风光的诗文有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等;描写边塞风光的有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 制作思维导图或表格
- 制作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梳理古诗文的知识体系,以诗人为中心,可以将他的生平、作品、作品风格、代表作中的名句等内容进行整理,例如以李白为中心,思维导图可以包括他的生平经历(如少年时期、游历时期、入朝为官时期、被贬流放时期等),他的作品(如诗歌、词、赋等),作品风格(浪漫主义、想象丰富、夸张手法等),以及他的代表作中的名句(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
- 制作表格也是一种很好的复习方法,可以制作古诗文背诵表,将诗文的题目、作者、朝代、名句、主题等内容列在表格中,方便对比复习,或者制作易错字表格,将容易写错的字、正确写法、例句等内容整理在一起,有针对性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