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养成策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在学习习惯的养成上面临着诸多挑战,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业成就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探索有效的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养成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状分析
(一)缺乏监督与引导
父母是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监督者和引导者,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往往只能由祖辈或其他亲戚照顾,祖辈大多文化程度较低,且精力有限,难以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有效监督和指导,在作业完成方面,可能无法及时检查作业是否完成、完成的质量如何,导致孩子容易出现作业拖延、敷衍了事等情况。
(二)学习动力不足
部分留守儿童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在动力,他们不明白学习对自己未来的意义,认为学习是一种任务,而非自我提升的途径,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少来自家庭的鼓励和支持,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挫败感,进而丧失学习兴趣,一些孩子在考试失利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激励,就会对学习产生恐惧和逃避心理。
(三)学习环境不佳
留守儿童所在的农村地区,学习资源相对匮乏,学校的教学设施可能不够完善,图书馆藏书有限,网络学习条件较差,家庭学习环境也不容乐观,可能没有安静的学习空间,容易受到电视、农活等外界因素的干扰,孩子在做作业时,周围可能有嘈杂的声音,影响其专注度和学习效率。
具体养成策略
(一)建立学习计划与目标
策略 | |
---|---|
制定长期计划 | 帮助留守儿童根据自己的年龄和学习阶段,制定学期或学年学习计划,在本学期内要提高哪些科目的成绩,阅读多少本课外书籍等。 |
分解短期目标 | 将长期计划分解为每周或每日的小目标,如每天背诵 20 个英语单词,完成数学作业后额外做 5 道练习题等,这样可以让孩子在短期内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信心。 |
定期评估与调整 | 每周或每月对学习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如果发现目标过高或过低,及时进行调整,如果孩子连续一周都能轻松完成额外的数学练习题,可以适当增加题目难度或数量。 |
(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策略 | |
---|---|
预习习惯培养 | 教导留守儿童预习的方法,如语文课前先通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尝试理解文章大意;数学课前预习新知识的概念、公式等,可以通过布置简单的预习作业,并进行检查和反馈,让孩子逐渐养成预习的习惯。 |
课堂学习技巧 | 鼓励孩子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参与讨论,教导他们做好课堂笔记,记录重点知识、老师讲解的关键思路和自己的疑问,为孩子准备专门的笔记本,指导他们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重点内容。 |
课后复习巩固 | 要求孩子课后及时复习当天所学知识,通过做练习题、整理错题集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家长或监护人可以定期检查孩子的错题集,了解孩子的学习薄弱环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
(三)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策略 | |
---|---|
打造家庭学习小天地 | 尽量为留守儿童安排一个安静、整洁、光线充足的学习空间,配备必要的学习用品,如书桌、台灯、书架等,让孩子在这个专属空间里学习,减少外界干扰。 |
丰富学习资源 | 学校和社区可以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学校可以定期开放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组织课外学习活动,社区可以设立学习角,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杂志和学习资料。 |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 | 合理限制留守儿童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尤其是在学习时间内,可以规定每天在完成作业后,允许使用一定时间的电子产品用于放松或学习有益的在线课程,但要严格监督使用内容。 |
(四)加强家校合作与沟通
策略 | |
---|---|
建立定期沟通机制 | 老师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保持定期沟通,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每周至少交流一次孩子的学习情况,老师向监护人反馈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监护人向老师介绍孩子在家的学习状态、生活习惯等。 |
家长会与家访 | 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和指导,老师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与监护人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
亲子互动活动 | 利用假期或节假日,组织留守儿童与父母进行亲子互动活动,开展线上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让父母和孩子通过视频通话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促进孩子的学习。 |
(五)激发学习兴趣与动力
策略 | |
---|---|
结合兴趣教学 |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并将教学内容与之结合,对于喜欢绘画的孩子,可以通过让他们制作手抄报的方式来学习语文知识;对于对音乐感兴趣的孩子,可以利用歌曲来帮助记忆英语单词。 |
榜样激励 | 为留守儿童树立身边的学习榜样,如班级中成绩优秀、学习态度端正的同学,或者邀请已经考上理想大学的学长学姐来分享学习经验,让孩子明白只要努力,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 |
奖励机制 | 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当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或达到一定的目标时,给予适当的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的,如一本喜欢的书、一个文具盒等,也可以是精神的,如表扬信、荣誉证书等,但要注意奖励的适度性和针对性,避免过度依赖物质奖励。 |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 1:留守儿童在学习习惯养成过程中,如果出现反复怎么办? 答: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出现反复是正常的,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不要急于批评孩子,而是要耐心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外界诱惑过多或者遇到了学习困难等,针对具体原因,调整养成策略,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重新建立信心,继续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问题 2:如何提高留守儿童对学习计划的重视程度? 答:要让孩子参与学习计划的制定过程,让他们感受到这是自己的计划,而不是被强加的任务,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及时肯定孩子按照计划完成任务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扬,向孩子展示学习计划带来的好处,比如成绩的提升、知识的积累等,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方式,如制作学习计划进度表,用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孩子的学习进展,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成就感。
问题 3:在激发留守儿童学习兴趣方面,还有哪些其他方法? 答:除了上述提到的方法外,还可以组织各种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如科学实验小组、手工制作社团、文学社等,让孩子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并将兴趣延伸到学习中,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为孩子创造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通过 VR 技术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场景,或者在 AR 环境下进行